北海冠头岭:冠头岭下美丽的港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7-27 16:11:30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中国的南海之滨,北部湾畔,广西1500多公里海岸线的 中端,南流江出海口之南,有一座广西临海最高的山岭,形如 冠状,称之为冠头岭,蜿蜒七公里多长。明朝古人谓这里“王 恩周海角,龙气起冠头”。它仿佛像一条巨龙,从广西六万大山 跃过廉州湾,直奔地角,往西南方向,跃入大海中,探头取宝。 它的身形似龙屈曲回环,飞身阻隔西南风浪,而形成北海半岛。 同时,这条“王龙”的怀抱中,拥有两个美丽的姐妹港湾。

  南面,它紧紧拥着姐姐——南澫港,古称“南湾”,或称“冠头岭内”。北面,它又牢牢抱着妹妹一外沙内港,古称“北湾”。正如最早的地方誌《广东通志》(嘉靖)卷六七载:冠头岭在合浦城 南八十里,“穹隆如冠,西南临海,南北皆粤海船舣焉。潮长 撼石如雷。”冠头岭的南北,即是今天的南澫和外沙内港和装卸锚地。可见,南湾自古是商贾辐辕海舶寄碇之所。

  冠头岭下的港湾有两个海:一个是蔚蓝色的大海,浪花奔 腾的海,渔帆点点的海,货轮棋布的海;另一个是理想的大海, 是笛鸣人喧的海,机声欢隆的海,渔货如山的海,货物川流的 海。搬不尽,卸不完的港湾是北海人的“聚宝盆”。它连着五洲 三大洋,成为北海市兴旺之泉,发达之源。忆往昔,冠头岭下 的港湾,又是合浦、北海人的历史摇篮。蓝色的梦,真实的梦, 源远流长。

一、古代冠头岭内(南湾)是合浦主要港口

  合浦自秦汉始便是我国对外贸易口岸,是中国古老港口之 一,从元鼎六年(前111年)设合浦县算起,至鸦片战争爆发(1840年),约历二千年。自秦代开凿灵渠和马援率师修凿桂门 关后,商贾可以从中原溯湘江,过灵渠,沿桂江,经浔江,北 流河,再过桂门关,沿南流江抵合浦出海,与东南亚各国进行 海上交通和贸易来往。这是古代中国一条沟通南北,利用南海, 联系海外的天然水道。“合浦”的含义,就是江河汇集于入海 口之处。两汉时,合浦成为中国对外通商口岸。古代合浦港口 主要由廉州、乾体、大观港(大风江)、冠头岭内(今南澫)、北 湾(今外沙内港)、白龙港、永安港、(今铁山港)等处组成。正 如据《广东通誌》(嘉靖)卷六七记载“广东海道自廉州冠头岭 发舟。”南澫自古便是合浦的重要门户。

1.原始港口的出现

  从北海市地貌特征来看,为沉降海盆地质结构,属第四纪 更新冲积层。远在寒武纪(五六亿年前),这里原是一片汪洋。 在三叠纪末期(一亿八千年前),我国西南和印支半岛发生一次 强烈地壳活动。受喜马拉雅山构造运动影响,北部湾盆地北部 边缘间歇性地回升,北海市一带上升为陆地。受地壳间歇性上 升的影响,形成北海市口岸四至五级海蚀阶地及海蚀崖的海岸 地貌观。其中,以南澫、铁山港和涠洲岛的海岸最为明显。
进入新生代(7000万年前)以后,由于地球海平面上升,沿 海低地有过海浸。

  冠头岭以东至大冠沙,白龙一带,都沉积了 滨海沙堤沙地。受近晚期的喜马拉雅山构造运动影响,南湾外 海及附近曾发生火山喷发活动,形成了涠洲岛、斜阳岛,岛上 全是火山灰类堆积。在冠头岭东南和西南方向海底各有一条深 槽,由北海港和铁山港直通北部湾。现代海岸地貌学认为,今北海市海岸地貌主要是一万二千年前,“地球最后一次冰期的 冰水大规模消融所发生的海浸,在各种海岸动力因素(波浪、潮 流、河流等)长期作用下形成的”。今北海市区除石子岭和冠头 岭等处,其余原是港汊。二千年前的海域,比现在更深入内地。

  由于北海半岛间歇性地上升,以每10年上升1至3厘米计算, 二千年来北海市海岸平均上升2米至6米,有的地方甚至10多米,加上南流江挟带大量泥沙送往大海,在河口处沉积起来, 曰积月累,堆积成550平方公里的南流江三角洲。同时,由沙 堤增长分割浅海推进和石子岭、冠头岭一带连成一片。正如 《北海杂录•原始》一书记载:“北海埠地濒大海。古昔为泽国, 后以沙积而成。”今市区的珠海路、海角大道、银滩大道、红坎 村,以及南澫村一带的地面,都覆盖着10多米厚的海积层,就是昔日为海底的明证。

  早在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当地越人就在合浦境内依山 傍海从事农耕和渔猎活动。石锛是我国百越文化的特征,而百 越文化的创造者主要是越人。距离南澫村约2公里,匙羹岭遗 址的新石器时期遗址,除了出土石锛、陶网坠,也出土了罐陶 片。也是古代港口从新石器时代开始,逐步形成的历史见证。 这些遗址一般都位于港湾出口处,其附近为海岸冲积台地,对先民们从事渔猎生活十分有利。从这些出土的石器可以证实, 最晚在新石器时代,史称西越族系之一的西瓯越人,在漫长的 岁月中,用自己辛勤劳动开发了沿海港口。沿海港口是越人从 事“半渔猎半农耕”生活的地方。先民在“刳木为舟,剡木为 楫”的基础上,开创了航海活动。今南澫村及其附近的港汊、 泻湖,最早成为当地独木舟寄碇之所。

  据《逸周书》记载,商汤(前17世纪)夺取天下后,下令广西 境内的先民进贡珠玑、玳瑁、象齿等物。周成王十年(约公11 世纪)交趾南面的越裳国(今越南中部),向周朝进贡。与此同 时,“四方贡献,南海贡鱼革、珍珠、大贝”。在当时的航海条 件下,越裳等国由马来半岛抵中原,合浦沿海是必经水道。春 秋战国时期,越裳国改为“朝贡百越”,与今中国南方沿海的越 人来往。

  此时合浦所产的明珠,已和南洋的象牙、翡翠等珍品 一起流入中原。同时,中原的物产也经合浦郡销往南洋。当地 的骆越人素善航海,很早就与南洋地区发生经济联系。《越绝书》 谓当地越人“水行而山止,以舟为车,以楫为马,行若飘风, 去则难从”。这些记载,正是先民航海活动的生动写照。港口的产生和发展,正是先民在沿海劳动生息,并利用船只航行与南 洋各国不断来往中逐步形成的。

  泻湖是原始港口变迁的历史见证。今南澫和外沙内港都是 由泻湖演变而成。泻湖由沙堤增长,围堵分割浅海而成,有缺 口与外海连通,可作天然避风港。在今海城区,古泻湖的踪迹 到处可见。从南澫至红坎村、垌尾村菜园、旧青少年宫和劳联 大厦一带,是古泻湖的遗迹,也都是古海港所在地。冠头岭的 南面,即为南湾港和引水锚地。

  明洪武八年(1375年),当地商 贾已在南澫村建镇海庙。冠头岭的北面,即今外沙内港、地角 避风塘、装卸锚地和红坎村一带。冠头岭的东南和西南面海中, 周围遍布着池瑁、珠母、杨梅、青婴、平江、断望等六个古老 的天然珠地,以盛产南珠名闻天下,正如《后汉书》记载,该处 “常通商贩,贸籴粮食”。又据《廉州府志》(嘉靖)卷六记载: “冠头岭俯视六池,为廉门户。”从地方志记载和出土文物的考 证,冠头岭、南澫一带沿海,也是古海港所在地。

2.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

  公元前223年,秦始皇为了开发岭南,“乃使尉屠发卒五 十万为五军”,“三年不解甲驰弩,使监禄无从转饷,又以卒凿 渠,而运粮道,以与越人战”。据《淮南子•人间训》记载,其中, 秦第一路军即由湘江,经越城岭,沿桂江抵苍梧。第二路军由 湖南经萌渚白芒岭,达广西之贺县,至苍梧与第一路军会合, 再沿南流江抵合浦。据《方舆纪要》记载:“在廉州府西北四十里 有糠头山,一名军头山,相传秦尉佗驻军于此。”秦征西瓯,开 凿灵渠,将湘江与桂江相连接,沟通了中原与岭南的联系,加 快了珠江流域的开发。当时,南流江与北流江的分水坳很低, 由北流河经桂门关可进入南流江。秦征西瓯不但加快了合浦的 开发,而且为中原开辟了出北部湾傍通交趾的水道。

  元鼎四年(前113年),汉武帝派伏波将军路博德、楼船将 军杨仆,征集“楼船十万人”,水陆并进,“会至合浦,征西 瓯”。又据《水经注》卷三七记载,路博德到合浦,“赵王令二使者,牛百头,酒千钟,及二郡民户口簿旨路将军,乃拜二使者 为交趾、九真太守”。由于汉朝对当地百姓实行安抚政策,因而 使西瓯的40余万人口归汉。元鼎六年(前111年)汉武帝置南 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等七郡。此七郡向 皇朝的进贡,大都从海道。九真、日南、交趾是汉朝最南边的 郡治,此三地的朝贡商船只能沿岸而驶,冠头岭一带港口便成为 其进入中原的必经之路。汉代合浦处于江海之交,水上交通甚为 便利,县治附郭,以南流江为干流。

  南流江全长250公里,发源 于广西容县,经玉林、博白,然后汇张黄、武利诸水合为廉江。 至府城之北,析之为四,其第一支称州江,流入县城,“水势至 此萦洄环绕停蓄”,成为由入海要道。由于冠头岭一带水域,处 于南流江入海口之南,扼船舶如廉州湾之口,故自古便成为合浦 县的主要门户。汉朝使者和商船,大都有次启航出洋。外国使 者,亦在此登陆,合浦便成为中外闻名的港口。

  汉代中西交通,一是通过陆路,经甘肃出长城往西域,到 达印度,既后世所称“陆上丝绸之路”。二是通过航海,有徐 闻、合浦、曰南,经南海诸国,到达印度半岛,被誉为“海上 丝绸之路”。西汉桓宽《盐铁论》记载:蜀郡的货物运到南海交换 珠玑、犀、象等珍品,中国的丝绸,亦由徐闻、合浦、日南等 处出口,在海上卖给大夏、安息、天竺(今印度)的商人,然后 转售给大秦国(古罗马)。

  由于当时航海知识和造船技术上的限 制,船只规模不大。在航海中,载重五六十吨的船只在装载货 物后,再装船员的生活资料就极其有限,商人需要沿途取得粮 食和淡水。因而商船只能沿着大陆岸边行驶,冠头岭一带港口 便成为通行东南亚和印度洋的必经之道。中国在南海的出航地 点,主要有徐闻、合浦、日南等地。据《汉书》、《旧唐书》、《太平寰宇记》等史籍记载,东吴以前,凡通西南海上西蕃诸国常称某 国在徐闻、合浦、日南以南若干里。例如:“黄支国,汉时通 焉,去合浦、日南三万里。”从史料我们可以看出,晋代以前合 浦沿海港口是南海市舶要冲。正如梁嘉彬的《广东十三行》考证: “东吴以前,盖倶以徐闻、合浦、日南为南海市舶要冲路。晋以 后,始以广州为交通海上诸番之主港也。”

  合浦与东南亚各国和西方国家的海上交通和贸易来往,在 汉代十分频繁,最详细记载的是《汉书•地理志》卷二八:“自曰 南障塞、徐闻、合浦船行可五月有都元国……自武帝以来,皆 献见。有译长属黄门,与应募者俱入海,市明珠、壁琉璃、奇 石、异物,斋黄金杂缯而往……平帝元始中,王莽辅政,欲耀 威德,厚遣黄支国,令遣使献生犀牛。自黄支船行可八月到皮宗,船行可二月到日南象林界云。黄支之南有已程不国,汉之译使自此还矣。”从史料中可以看出,汉武帝时,中国的商船和 使者,曾由合浦港扬帆起航,带着黄金、丝绸和陶器,经今马 来半岛之南端,循马六甲海峡西北行,出海峡后历安达曼海, 经萨尔温江和锡唐河口,而到达缅甸古代繁盛的伊洛瓦底江。

   使者一部分人再乘“蛮夷贾船”,溯江而上直至浦甘,或卑谬地 方,然后步行到达緬甸海岸的夫甘都卢国,再登原船继续航行, 越过孟加拉湾,到达印度半岛东南沿海的黄支国。回程由黄支 国抵斯里兰卡,横越孟加拉湾,不必再绕海边沿岸而驶,经过 安达曼群岛、马六甲海峡而到皮宗,然后沿海岸北航到今越南 南方的象林。汉使航程的记录,反映出汉代合浦不仅是南海市 舶冲路,而且是汉代我国主要对外通商口岸。中国所产物品, 已经由合浦运销至印度和地中海一带。在当时的航海条件下, 处于南流江出海口的冠头岭一带海面,自汉代始变成“海上丝 绸之路”必经之地。

  东汉建武(41年),交趾徽侧反对汉朝“攻没其郡,九真、 曰南、合浦蛮夷皆应之”。据《后汉书》卷八八记载,汉光武帝 “乃诏长沙、合浦、交趾具车船,修道桥……遣伏波将军马援、 楼船将军段志,发长沙、零陵、苍梧兵万余人讨之”。马援从苍 梧率师抵博白,在此修凿桂门关,并立下石碑,然后再沿南流 江抵达合浦县。马援军至合浦,汇诸路兵,共率领“楼船大小 二千余艘,士兵二万余人”。沿海岸西征交趾。他不仅是一个军事家,而且对港口发展有建树。马援“苦乌雷岭风涛之险”,于 是命令水军在大观港凿“白布封腰之地,以通粮艘”。这是我国 古代较早的人工建港工程之一。冠头岭与大观港,钦州港航线 的畅通,对发展航运自然十分有利。

  冠头岭一带海面不仅是商港,而且以盛产珍珠而闻名。西 汉初,派到合浦的官吏大都是肆意搜刮,再加上名目繁多的苛 捐杂税,必然影响生产和商业,对海外贸易极为不利。东汉光 武帝时,“合浦少产谷米,民赖采珠为活。往守多贪污,严珠 禁,诛求无厌,珠渐徙,商旅费通”。统治者为了更快地发展生 产,扩大海外贸易,委派“莅政清简”的费贻任合浦太守。汉 桓帝时,又由“清行出俗,能干超群”的孟尝出任合浦太守。 费、盂二人“访求民病,力革前弊,大驰珠禁,货物流通,百 姓复业,人以为去珠复还”。当时,中原许多有识之t抵合浦, 枳极从事经商,“采珠致产数百万”。资产数字的扩大,反映出 合浦汉代商业的繁盛。有的商人积极从事海外贸易,“浮海交 趾,往来南海”,促使合浦“渐染声明文物之盛,媲美中朝”, 成为岭南一大都会。

  汉代合浦港口成为中国对外贸易主港,同时带动了广西海 运和内河航运的发展,首先是由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 会环境造成的。航海技术水平不高,船舶吨位不大,必须解决 船舶动力和供应,只能利用季风沿岸航行,取得淡水和食物。 一般每年9月至翌年3月,利用北风由合浦往东南亚。每年4 月至8月,利用西南风由东南亚抵合浦。其次,航线经济合理。 冠头岭一带处于南流江的出海口,是中原经灵渠从合浦出北部 湾,或从云贵沿西江至合浦下海的三角点,也是广州至交趾的 必经之道,地理位置适中。中原货物,如以长江的沙市集散为 起点,过洞庭转入湘江,经灵渠、桂江、浔江、北流河、南流 江,由合浦出海,全程约2097公里。如由沙布沿长江出东海, 经杭州湾转南海至合浦,全程约3980公里。不仅多航行1883 公里,间时还要冒南海风之险。从夜郎至合浦,经融江、柳江、黔江、北流河、南流江,由冠头岭一带出海,全程为1170公 里,比经苍梧、广州至合浦全程1805公里,缩短635公里。再 次,民俗习惯和自然条件大致相同。

  合浦与交趾为比邻,与东 南亚各国接壤,彼此语言、生活、习俗比较了解,民间贸易自 古有来往。同时,海潮和季风大致相同。北风季节,由冠头岭 —带扬帆出海,1至2天可抵交趾,7至15天可抵占城,30天 可到藩郎,60天可到逻暹湾之富国岛,90天可抵今新加坡一 带,120天到加里曼丹,140天可至槟榔屿。合浦、北海至今西 贡、苏门答腊、新加坡的木帆船运输航线,从汉代一直维持到 清末。两千年来,兴衰交替。

  汉代的海外贸易分官方和民间两种,官方贸易一般有文献 记载,而大量的却是没有文献记载的民间贸易。西汉以前,己 经有民间商人从物产丰富的四川运蜀锦等商品,到合浦、交趾 一带与外商交换玳瑁、琥珀、琉璃、珍珠等珍品。新中国成立 后,在合浦县城东南近郊清理了 40余座(处)汉墓。又清理出一 批水晶、玛瑙、滑石杯、金铂以及大量的陶器、铜器、铁器。 此外,在银海区的孙东汉墓区亦出土大批汉陶、汉瓦。琥珀、 玛瑙的产地主要在欧洲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当时,一颗琥珀可 以兑换10个奴隶,价值十分昂贵。有的汉墓出土的金饼,刻有 “太史”字,说明当时已有商贾携带黄金作为支付手段,这些都 是合浦经东南亚与古罗马进行贸易来往的物证,另外,在冠头 岭地角炮台附近,曾出土一批汉代陶片,是装水用的罐、钵等 器。说明这里一带港口(即今北海港水域)在汉代已兴起。正如 《广东通誌》记载:“高、雷、廉,西洋货贡道之所。

  ”晋朝以 前,凡是东南亚和西方各国的使者和商人,从海道而来,大都 抵合浦。经冠头岭、地角一带上溯南流江,再沿北流河,溯桂 江北上,直抵中原。汉朝派往交州的官员,亦经合浦从海道抵 交趾。反映出汉代沟通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和北部湾的主要通 道是湘江、桂江、浔江、北流河、南流江。而处于南流江下游 出海口的冠头岭一带,便成了外国使者和商人必经之所。由上可见,汉代合浦是南海市舶要冲,它对发展中西交通和贸易, 增进中国与东南亚及西方国家的友好,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

3.三国至南北朝港口的稳定发展

  三国至南北朝时期(220 — 589),合浦先隶属交州,后改属 越州。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鼎立,北方全面混战,社会生产 遭到极大破坏。而处于南方的合浦、交趾等都独免兵祸,得到 较稳定的发展。当时交趾郡太守士燮、合浦郡太守土壹,治理 合浦、交趾“四十余年,疆场无事,民不失业,羁旅咸蒙其 福”。与此同时,中原百姓纷纷迁往合浦,他们带来先进技术和 文化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210年,士壹兄弟归顺孙权。此 后,东吴每年从合浦港得到大量的贡品,据《三国志•士燮传》 载:“每遣使诣权,致杂香细葛,辄以千数,明珠、大贝、琉 璃、翡翠、玳瑁、犀、象之珍,奇物异果,蕉、邪、龙果之属, 无岁不至,壹时贡马凡数百匹。”在这些贡品中,不少为舶来 品,说明合浦港在三国时仍是我国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

  三国时,我国商人开辟了经东南亚,穿过印度洋,从波斯 湾或红海抵大秦(古罗马)的海上航线。与此同时,古罗马商人 也加强了与中国南方商人的经济交流。据《南史》卷七十八记 载:“其国人行贾,往往至扶南、日南、交趾。”然后经合浦 港口,从冠头岭一带溯南流江水道北上抵中原,或从冠头岭东 过雷州海峡,达番禺,再抵中原。又据《三国志》卷六〇记载, 黄武年间,孙权委吕岱从番禺抵合浦,带兵从海逭直攻交趾都 城龙编,平定当地叛乱,并让从事康泰、朱应出访东南亚的扶 南、林邑等国,扬声国威。此后,外国商贾来中国由合浦港登 陆络绎于途。

  泰始年间(265 — 274),孙皓继承父权,继续控制南海市舶 冲路。由于大量运输兵员粮食,不仅促进了合浦港口与今广东、 福建、浙江沿海港口的贸易往来,而且加强了当地商贾由港口 上溯南流江、桂江、过灵渠,沿湘江抵荆州,与长江流域的商 民进行经济交流。但是,孙皓将合浦县冠头岭以东沿海,即今北海市海城区、银海区、铁山港区一带设为珠官县,实行严厉的 “珠禁”,只准官方收购珍珠,不准民间贸易,使合浦老百姓生活 受影响。东吴灭亡后,交州刺史陶璜为了使合浦地区更快地发 展,向晋朝廷上疏言:“百姓唯以采珠为业,商贾来去,以珠贸 米。

  而吴时珠禁甚严,虑百姓私散好珠。禁绝来去,人以饥困 ……今请上珠三分输二,次者输一,粗者益除。”(《晋书•陶璜 传》)太康二年(281年),晋武帝司马焱批准陶璜奏章,下诏“非采 上珠之时,听商旅往来如旧”。这样,客观上调动了合浦沿海百姓 采珠和商人易珠的积极性。此后,中原和粤、闽、浙的商家纷纷 抵合浦从事贩珠贸易,从而刺激了港口海上交通的发展。

  东晋时,东南亚各国的朝贡,仍是从海上取道经合浦进入中 原。咸康二年(336年)林邑国王范文”缴外诸国赏,齐宝物自海 路来贸货”。林邑国(今越南中部)较穷,宝货不多,他们主要是向 东南亚和西方国家的商人收购,再经合浦与东晋进行朝贡式的贸 易。另外,林邑国西南的扶南国(今柬埔寨),也从海道经日南、 合浦,与东晋有着密切的朝贡贸易来往,“贡赋为金银珠香”。扶南国由泰国湾沿着今越南的海岸北上抵中国,冠头岭一带则是必 经之道.据《合浦县志》记载,547年梁武帝派陈霸先率水军以合 浦港为基地,从海道“讨交州贼李赉,平之”。

  此后,陈霸先占据 交州,进一步加强海外贸易.正如《南齐书》卷十一记载。“交州, 镇交趾……外接南夷,宝货所出,山海珍怪,莫与为比。”从三 国至南北朝的300多年,正由于我国海外贸易和军事上的需要, 合浦此时的海陆交通十分发达。使者和商贾由港口上溯南流江, 经北流江、桂江、过灵渠,沿湘江,通荆州,直达洛阳。东面 陆路经今阳春一带可抵番禺,或水路经北流河,沿西江抵番禹。 由冠头岭一带往东南航路,经雷州海峡,历今广东、福建、浙 江沿海/可达会稽。往南面海道抵琼州,西达交趾、日南。往 西南出今北部湾,经东南亚抵印度半岛和波斯湾。水陆交通的 发展,促使港口贸易更加兴旺。

4.隋唐五代港口的兴衰交替

  隋唐统一中国后,经济恢复繁荣,南方港口的海上交通亦 随着发展。由于合浦“扼塞海北,远镇交南”,统治者便把它作 为经略海外的基地。大业三年(607年),隋炀帝为扬国威,派 屯田主事常骏和王君政从南海郡乘舟,带着大批黄金和丝织品, 出使赤土 (位于马来西亚半岛),受到赤土国盛大接待。归国时, 赤土国王派随同常骏回访中国。“循海北岸,达于交趾。”“骏 以六年春与那邪加于弘农谒,帝大悦。”海北岸,即今北部湾沿 岸,赤土使者随同常骏经交趾,取道合浦经南流江北上,抵中 原诣见隋炀帝。此后,两国以“朝贡”和“赐赠”形式进行海 上贸易。这样,隋朝通过征讨和遣使访问,大大加强了合浦与 东南亚国家的海上交通和贸易往来。正如《广东通志》记载: “贡于隋者颇多,大抵皆南海中小国。其贡金宝、檀香等物,亦 有献象牙、舍利者。”

  唐朝前期,呈现出太平盛世的景象。由于合浦是中原通安 南的要道,因此,唐朝开辟了由长安一直至合浦的南路干线。 自长安至荆(湖北江陵县)、襄(湖北襄樊市襄阳城)、再入长沙, 溯湘江、过灵渠,沿桂江,入浔江,溯北流河,沿南流江抵合 浦,再从海道直抵安南。当时,经廉州同唐朝进行朝贡贸易较 为频繁的仍是东南亚国家。据《新唐书》记载,林邑在交州南, 其国王范头黎遣使“献驯象、漆锁、五色带、朝霞布、火珠, 与婆利、罗刹二国使者皆来”。林邑等东南亚国家向唐朝进贡, 主要“泛交趾海”。交趾海,即今北部湾。各国使者大都由冠头 岭一带海面登陆廉州,溯南流江北上抵长安。正如《旧唐书•地 理志》记载:“交州郡护制诸蛮,其海南诸国大抵在交州南,自 汉武以来,朝贡必由交趾之道。” “贞观、开元之盛,贡朝者多。”外国商贾由交趾进中原必经合浦,使冠头岭一带港口发展 较快,曾出现了“舟船继路,商使交属”的繁忙景象。

  唐时,合浦不仅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商港,而且是主要出产 明珠之地。《旧唐书》卷四一记载,廉州治(今浦北县旧州)“西南 一百六十里,有珠母海,郡人采珠之所”。珠母海,即在今南澫港及其附近海面。开元二年(714年),唐玄宗由合浦大量抽解 珍珠,并派宦官抵合浦霸占珠池,禁止珠民私自采珠。结果, 珍珠产量锐减。广德二年(764年),唐皇李豫吸取安史之乱的 教训,采取一些减轻徭役发展生产的措施,下诏给廉州府,谓: “廉州珠池,与民共利,近闻本道禁,遂绝通商,宜今本州任百 姓采。”

  此后珠禁大驰,广大珠民又得以恢复旧业。珍珠是货物 交流中最贵重的商品之一,当地百姓靠采珠以养活家小。商人 由产地廉州贩珠到京城长安,可获利10多倍。因而,中原商贾 纷纷抵合浦沿海港口,一方面贩珠,另一方面由此到安南与外商交易。

  咸通年间(868 — 874)南诏占据交趾。为此,唐朝三次从今 山东、湖南等地调集军队由高骈率领,驻廉州一带,以收复交趾。据《合浦县志》记载,当时,诸道兵驻扎廉州,“州县馈运劳费,润州人陈菌石上书,请诸海舟自福建漕米接济”。通过漕运 粮食,廉州与福建沿海港口的海上交通来往更加密切。高骈除 了注意疏通南流江航道,还注意开辟海上航道,当时,“骈视 其水路自交至广,多有巨石梗途,乃招募工徒使法去之。由是 舟楫无滞,安南储备不乏,至今赖之”。(《旧唐书•高骈传》), 为了保证唐军海上运输安全,高骈又在今防城横嵩和潭蓬之间 开凿“天威遥”运河。往来船舶不再绕过江山半岛,而直驶安 南。此后,钦廉航道更通畅,后来宋朝设太平军和移郡治到海 门镇(今廉州镇),使处于南流江出海口附近的冠头岭(南澫)成为重要的经济、军事港口。

  公元962年,南汉后主刘账,大修宫殿“悉以珍珠为 饰”,便在合浦县东南沿海“置媚川都,定珠课”。媚川源自 “山蕴玉而含辉:水生珠而川媚”,意指今南澫至白龙、营盘一 带海面是珠宝之乡。为了控制此地,刘账从各地调来军队, “置兵八千,专以采珠为事”。南汉统治者调军队在今南澫至铁 山港一带,征集和强迫几百艘采珠船,数以万计的珠民采珠, 大大促进了港口的海上交通发展。可是,媚川都的官兵横征暴敛,威逼珠民按期如数缴纳珍珠。否则,就被捉住用石缚足投 入海中,“溺而死者相继也”。然而,广大珠民用辛酸血泪换来 的珍珠,满足不了南汉统治者无穷的贪欲。刘账除了用珍珠装 饰宫殿,还以珠结鞍。他们用合浦的明珠结成精巧而今人耀眼 的马鞍,夸耀自己的富贵。

二、宋代交趾王厚葬冠头岭

  宋初,首先抵廉州与宋朝进行海上贸易的是占城国(今越南中部),曾多次派遣使者前来,进行官方贸易。然而,交趾(今 安南)于968年立国后,统治者常派兵在钦廉沿海港口骚扰,抢 掠人口财物,洗劫商船,使两广沿海百姓蒙受了极大的灾难。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七月,宋太宗为了维持边境的安定和平, 保护廉州的海外贸易,控制南海交通要道,出兵讨伐黎恒。宋 军“由邕廉两道并进”,在藤江口重创交趾水军。黎恒兵败请罪 投降。战争结束后,宋朝统治者于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废 廉州,移就海门三十里,建太平军”。廉州旧治(今浦北县旧 州),虽位于南流江下游,但地理位置不及海门镇优势。故宋朝 将州治移往海门镇(今廉州镇)。

  咸平元年(998年),宋朝因边 境已安定,便撤销太平军,在海门镇复设廉州。自此,海门镇 便成为廉州府和合浦县的驻地。宋太宗为了扬国威,扩大对海 外贸易,“遣内侍八赉敕书金帛分四纲,各往海南蕃国,均匀 招进奉,博买香药、犀牙、珍珠、龙脑。每纲空名诏书之道, 于所至各处购之”。宋使带着诏书抵占城、真腊、三佛齐、渤泥 等国,宣扬宋朝的国威和富饶。中国精美的丝织品,吸引着东 南亚和西方各国的商人抵中国进行贸易。由于地理原因,廉州 与东南亚国家的海上交通来往最为密切。

  宋真宗执政期间,交趾主动与中国和好。据《宋史》记载,交 趾王黎恒派遣大臣向宋朝皇帝进贡宝物,并上表求封,被册封 为安南王。此后,廉州与交趾来往,由国内经商变成海外贸易。 1010年,黎至忠继承王位,多次派遣使者,“以犀角、象牙、 金银琉璃等来进贡”。并要求“互市与邕州”。这次,宋真宗赵恒没有应予,对大臣谓:“瀕海之民,数患交趾为寇,仍前止 许廉州及如洪岩互市。盖为边隅控扼之所,今或直趋内地,事 频非便。”便下诏给地方官员宣布“诏许交趾互市廉州及钦州如 洪岩。”

  期间,尽管交趾海盗经曾在廉钦海沿海骚扰抢劫,但遭 到廉州水军重创后,海疆十分安定。重和元年,广西转运使燕 瑛曾上表朝廷:“言交人服顺久,毋令阻其贸易。”在廉钦各创 “驿所”。设立官方商贾接待站,“令交人就驿博买”。于是,从 1010年至1279年廉州成为对交趾互市口岸,促使本地与东南 各国海上交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因而,宋代廉州便成为我国 中原和珠江流域出北部湾傍通交趾等东南亚国家的交通要道。

  为适应海外贸易和发展,宋代廉州造船的技术与工艺获得 新的提高。据宋朝周去非《岭外代答》记载,当时今广西沿海的 船舶,可载数百人,船体坚固,航器先进。船体的龙骨以杉松为材,船舵以鸟婪木制作。船壳板已使用桐油、石灰麻丝等粘 缝,以防漏水。大型海船,“有三帆以至十二帆,帆皆以竹为 横架,织成席状”,且可随时起落。除风帆外,船上还有橹、 桨、篙等人力驱动装置,以在无风或进出港使用。

  宋代廉州府 治设在今廉州镇。南流江的一条支流(洲江)穿城而过,在今乾 体一带入海。当时,海域尚深入内地,外国海舶经今北海港可 趁潮溯江而上,经乾体、九头庙一带直抵州城碇泊。又据《岭外 代答》卷六记载:“钦廉则塑望大潮,谓之先水,日上一潮,二 弦小潮,谓之子水。顷刻竟落,未曾再长。”廉州海岸以沙滩为 主,“潮差达一丈五尺”。海舶可利用大潮靠岸,潮水退时可以 在沙滩上或浅水中卸货。当时,我国商舶亦多在此抵交趾,由 冠头岭一带扬帆出海。“西南舟行一日,至其永安州。由玉山 大盘寨,过永泰万春,即至其国都,不过五日。”古人有一首 《送人入安南》的古诗写道:“万里波涛几日程,海门飞去几帆 轻。鱼龙宫阙浮空上,犀象人家绕树行。宝货远通银豆市,艾花春潮竹棚城。日南本是南交地,况复彝王识姓名。”从这首叙 事诗可以看出,中国商舶由海门(今廉州镇)启程扬帆,只需几天就可抵交趾的都城龙编。可见,两地海上交通十分方便。

  另外,廉州海舶又可经安南通东南亚和西方各国。当时, 与我国进行海上贸易的国家,以大食(阿拉伯)为最远,其次为 故临(今印度奎隆),再次为三佛齐(今印尼苏门答腊)。三佛齐 扼“诸国海道往来之要冲也”。外国商舶自“三佛齐之来也,正 北行舟历上下竺与交洋,乃至中国之境”。上下竺,即竺屿(今 马来半岛东南方小岛)。交洋,是今北部湾一带海面。当时西方 商贾抵三佛齐后,除一部分往广州,一部分分往泉州,余下者 则抵安南和廉州。据〈嫌州府志》记载,廉州面海背山,川流回 抱,号称“泽国”,“冠头岭拱其南,州城拥其北,巨海环于西 南”,海道通占城(今越南归化)、暹罗(泰国)、真腊(柬埔寨)、 爪哇、满刺加、渤泥(今印尼婆罗洲加里曼丹)等国,因而成为 宋朝对外贸易重要口岸。

  宋代中原或粤、湘、浙、黔、川商贾抵往交趾,大都经西 江,溯北流河,沿南流江抵廉州,“多为贩锦易香”。他们从中 原或江南、或四川带来丝织品,交换由交趾输入的香料。据《粤 西丛载》记载,中国商贾输出的货中以丝绸、布、陶器、铁器和 手工商品为主。从东南亚输入的货种为香料、金银器皿、象牙、 纸扇等。又据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番》记载,经交趾进 口的香料,“质重,多大块,气尤酷烈,不复风味”,在中国销 路甚畅。民间贸易,老百姓大都以土布、陶器等,与安南边民 交换大米、豆、桐油、桂皮以及鱼、奸、水果等生活资料为主。 两地互市,既利于当地经济发展,对两地边民生活亦有益。

  宋代,中原商贾抵廉州与交趾贸易,从中获利十分丰厚。 “故商贾至者,多取富焉。”由于往来商舶贾人甚多,宋朝在广 西设转运使,在廉州设沿海巡检司,具有市舶司的职责,“掌 番货海舶经贸易之事,以徕远人,通远物。”还在今廉州镇设 “还珠驿”,以接待外国官员和商贾。据宋朝周去非《岭外代 答》卷二记载:“钦廉皆号极边,去安南境不远。异时安南舟楫 多至廉“自其境永安州,朝发暮至”。“沿海设巡检一司,迎且送之。此其备诸海道也。”相传交趾黎王子率队抵廉州与中 国进行“朝贡贸易”,途中因病去世,当地官府和百姓将他厚葬 于今市区的冠头岭上,“交趾人每岁望海祭之”。从中反映出廉 州与交趾的交通和贸易来往十分兴旺。

  元承宋制,1280年元朝设廉州总管府。同时元世祖宣布: “诚来朝者,将宠礼之,其往来互市各从所欲。”由于廉州控制 通交趾海道,元朝便置市舶提举司对港口进行管理,旧署在 “州南十里中和坊”,主要任务是迎送接待来往使者和商舶,对 进出口商品进行征税。凡邻海诸郡与番国抵港互易舶货者, “其货十分取一,粗者十五分取一”。并派出役丁在港口巡检商 舶,“署其所至之地,验其所易之物”。同时,市舶商行对抽解 取的货物进行拍卖。随着元朝招抚海外,东南亚和西洋番舶纷 纷前来进行货易。

  其中,元世祖厚赐安南国王,并下诏安南 “每三年一贡”。并规定贡品为:苏合油、光香、金银、朱砂、 沉香、檀香、犀角、玳瑁、珍珠、象牙、绵、白磁盏等。这些 贡品同样是安南与廉州进行海上贸易的主要商品,大都由港口 集散,销往内地。这样,不仅促进港口的发展,而且刺激了廉 州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使廉州成为“海疆一大都会”。当时, 合浦的陶瓷业已初具规模。瓷窑址,大都在沿海地带。在今铁 山港区营盘镇的东窑村,西窑村,和福成土窑村附近的古窑中, “出土有瓷、罐、壶、盒、拔火罐、擂钵、烟斗等物品”。这些 器物绘着海鸟衡“寿”字,轴色主要有青黄,灰黄两种。古陶 瓷窑址及其遗物的发现,充分证明此时合浦已大批生产较为优 质的陶瓷器,并通过港口输送到东南亚各国。可见廉州辟为对 交趾互市,亦促使冠头岭一带港口与东南亚各国海上交通的发 展,成为宋代和元代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埠。

三、明代冠头岭成为廉州主要门户

  洪武元年(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派兵占领廉州,诏减官 田税额,改廉州路为府,属海北道。同时,在合浦沿海设古里 (今市区)、龙潭(今龙潭村)武刀(今西村)、白沙(今竹林)、珠场(今白龙)、陇江、调埠(营盘)、川江(今婆围)等寨做屯戍之 所,并驻军冠头岭。据《明史》卷八〇记载,明朝十分重视“煮 海之利”,并把其作为财赋的重要来源。次年,又在廉州设 “海北盐课提举司”,管辖合浦沿海盐场十五处。其范围在市区 的冠头岭以东至咸田、竹林、揽子根、北暮,以及白沙一带, 该处是延绵几十里的滩涂,岸线平直,发展盐业十分有利。同 时,明朝廉州官府在石康设盐仓中转漕运。以南流江水道为干 线,销往广西全境及湖南地区。冠头岭一带,便成为明代漕盐 的主要港口。

  由于经济迅速恢复和繁荣,明朝十分重视海外贸易。据《广东通志》(嘉靖)卷六六记载,洪武四年(1371年)明朝“诏于安 南,占城,以其通中国文字也。诸蕃莫不畏威怀德。自是朝贡 不绝”。当时,安南、占城、真腊、满刺加、三佛齐等国来中国 朝贡,“使者皆带行商”。明朝既加意招待,东南亚各国自然乐 于与中国通商,据《钦州志》(嘉靖)卷九记载:“安南入贡,所过 州县,差夫众多。自静江水路以至容州,又自北流转陆一百二 十里至郁林。自郁林水路可至廉州,皆有回程盐船、运盐牛车 可雇。自廉航海一日之程即交趾,则从静江而回二千余里可不 役一夫,而办诏遂路。”

  可见,安南使者抵京朝贡后,亦经西江 水域,溯北流河,再沿南流江抵廉州,由冠头岭一带扬帆出海, 从水路归交趾。随着这种朝贡式的贸易发展,中国商人经廉州 与交趾的民间贸易更为兴旺。明洪武七年(1374年),明朝在今 铁山港区营盘镇白龙村修建白龙珍珠城。设东、南、西三个城 门,城门可眺望海面。城内设有采珠公馆、珠场巡检署、盐场 大使衙门。明朝以白龙城为基地,在冠头岭以东海面进行18次 大规模的采珠活动。其中,弘治十二年的规模最大。明孝宗下 诏调集600艘船,民夫万名,在港口及其附近海面进行大规模 采珠,“费银万余两,获珠二万八千两”。万历二十八年(1600 年),明神宗派太监李风驻今铁山港区白龙采珠,“调民船四百 有奇,供役千人,押船守港兵二千六百”。大规模的采珠活动,加速了冠头岭一带港口海上交通的发展。正如《廉州府志》(嘉 靖)卷六记载:“冠头岭俯视六池,为廉门户。”

  廉州是一座文化古城,保存着历代遗留的名胜。近效修有 “海角亭”,旧址原来落座在九头庙附近的大海边,商客宦官多 在此停留候潮登舟。这里风景优美,有诗云“秋净长天深一色, 帆樯高出碧云头”。“南溟折角连交趾,宏敞亭中好候潮”。而 今旧址周围却是一望无际的稻田。在稻田深三尺以下的地方, 经常发现海螺贝壳等海底沉积物。

  由于北海市地势上升,加上 南流江从六万大山带来大量的泥沙,入海口处逐渐淤积,使廉 州镇至党江、乾体一带由沧海变为绿洲。据载:正德年间 (1508 —1521),南流江下游屡疏屡淤。嘉靖时在下游修筑堤坝, 终因入海处航道淤浅严重,吨位大的海船由海港上溯南流江抵 廉州镇碇泊逐渐困难,只好停碇在高德、地角和冠头岭一带, 并改由渡船维持廉州至地角、冠头岭的运输。于是,港口主要 位置逐渐向水深的南面伸延,北海埠逐渐兴旺。

  洪武八年(1375年),冠头岭下的南湾已形成港埠,商舶甚 多。明朝巡检在此建“廉阳古洞”(龙王岩)和镇海庙。往昔香 火极盛,先民祈福,春秋不绝。正如《广东通志》(嘉靖)卷六七记 载,冠头岭在合浦城南八十里,“穹隆如冠,西南临海,南北 皆粤海艇焉。”冠头岭的南面,古称“南湾”或“冠头岭”内, 即今南澫、侨港和引水锚地。其北面,古称“北湾”,即今石步 岭港区,外沙内港,装卸锚地。可见,当时冠头岭跃出海面屈 曲回环而抱成今北海港,自古是商贾辐辏,海舶寄碇之所,明 代已形成廉州主要门户。

  当时,我国航海已将导航仪器罗盘,计程时更,海图与牵 星图综合运用,可以保证船舶安全准确抵达目的港。中国商人 己在今南湾开辟由廉州往安南海东府、海阳府、太平府、新兴 府的不定期直达航线。据《广东通志》(嘉靖)卷六七记载:“广 东海道自廉州冠头岭发舟,北风利,二三日可抵安南海东府。” 若沿海岸西行,一天可抵钦州乌雷岭,第二天可抵白龙尾,第三天可抵玉山门,第五天抵万宁州。接着,可“南至安阳海口, 又南至多渔海口,各有支港以入交州……溯洪江至快州,经咸 子关,由富良江以入,此海道之大略也。’’

  说明北海港在明朝以 前已经和今越南沿海港口开辟了不定期的交通航线,进行频繁 的贸易来往。冠头岭距廉州镇20多公里,“自廉州之冠头岭而 东,至白龙、调埠、川江、永安……”,“自冠头岭而西至防城 ……”,水道皆通。由港口向东出发,“日半至雷州,三日到琼 州,正北十日至广州”。向南出发,可直达交趾永安州。“舟飘 七昼八夜至交趾青州府界,如舟不能挽,经南则入占城。”从地 方志的记载,可以看出明朝初冠头岭(今北海港水域)己成为廉 州的主要对外门户。

  永乐年间,郑和七下西洋,大大提高了明王朝在国外的威 望。安南、占城、真腊、三佛齐等国的商人纷纷抵廉州,与我 国商贾进行交易。明朝大批商人亦从廉州抵东南亚各国进行贸 易。永乐14年(1416年),因来往廉州、交趾的商贾甚多,明 朝廷便再下诏增设廉属驿站。“所置驿站,以便往来,开中积 盐,使商贾输粟,以广军储。”同时,增设交趾云屯市舶提举 司,“接西南诸国朝贡”。据《廉州府志》(乾隆)卷十一记载: “云屯镇在交趾新安府云屯县之云屯岩内,海中番贾舟船多聚于 此,永乐中设市舶提举司。”

  由冠头岭发舟抵交趾,“自海面西 行三百里入云屯镇”。凡是番蕃舶抵中国朝贡,须由地方宫查验 后,奏报朝廷,才能启运。永乐至宣德、成化年间(1412 — 1456)交趾频频派遣使者抵廉州向中国朝贡,因来往船只日趋增 多,市舶司一职便成为肥缺。明朝皇帝多次派遣亲信太监任廉 州市舶提举司收税,据《合浦县志》记载,这些太监管“海外诸 藩朝贡、市易之事”,订立一祌税则,叫“丈抽”(船头规费), “按船樑头大小”,每尺扣税银为五两五钱。“遇番舶船既至”, 则以多方收税增加财赋,“提举衙门不敢过问”,当时进口的外 国货主要为沉香、胡椒、钻石、象牙、犀角等,出口仍以陶瓷 器和丝织品为大宗。民间百姓贸易则以大米,鱼盐,桐油为主。

  可见,明代冠头岭航线开通,促进了中国与东南亚各国海上交 通和贸易的发展。

四、明末清初海禁政策对南湾港口的影响

  明朝中期以后,由于倭寇和安南海盗的骚扰,统治者惧怕 “海疆不靖”,令廉州府“诏禁钦廉商贩毋得与安南夷人交通”。 这种闭关自守的海禁,使当地与安南的海上交通和贸易一度中 断。1509年,安南海盗再次侵犯中国边境地区。为保卫海疆, 明朝对安南“再申洋禁”。“自是安南、满刺加诸番,有司尽行 阻绝”。安南、满刺加等国商贾不能在廉州商埠互市,皆往 福建漳州海面地方私自行商,于是“利归于闽而广之市井皆 萧然也”。

  十六世纪,西欧一部分国家进入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 纷纷向东扩张,进行海外掠夺,首先破坏了中国传统的“朝贡 贸易”制度。外国殖民主义者飘忽于中国南海,拦船劫货,干 着赤裸裸的海盗罪恶勾当。日本武士、浪人勾结国内的“强 盗”,骚扰我国沿海口岸。今南湾一带作为北部湾的主要贸易集 散地,自然成为这些倭寇洗劫的目标。从嘉靖二十七年至崇祯 九年(1548 —1636),海寇大规模在南湾一带海面抢劫商船共11 次,洗劫沿海村庄,使港口贸易遭到极大破坏。涠洲岛在冠头 岭南面,素为港口天然屏障,却沦为寇穴。他们以此为据点, 骚扰港口,使冠头岭的海上交通大受影响。《粤西笔记》记载: “万历四年倭贼寇古里龙潭,沿海渔村百姓涂炭”,“历万六年倭 贼寇古里、白龙,劫蛋民渔舟……明朝为了保证港口的安全, 派水师在古里(今北海市区)和龙潭寨古城(今属北海市银海区) 大败倭寇。《粤海杂录》称“龙潭古城抗倭至要,且港汊曲折、隐 蔽,又易补给”。可见,今冠头岭一带在明代曾为抗倭要地。

  万历六年以后,明前派水师驱逐涠洲岛的海寇,并移民耕地,派 游击一员镇守。另外,在冠头岭设巡检增兵屯戍。还在乾体驻 水师,置战舰24艘。这 些军事措施,对保卫港口的安全起了一 定的作用。崇祯九年(1607年),明曾治者再次下令:“涉海商贩不许潜与安南夷人交通”,并宣布“禁通番”。这种闭关政策, 虽然保护沿海人民的生命安全,但却妨碍了港口的发展。

  清初的海禁政策更为严厉,几乎断绝了当地的对外贸易。 清兵入关后,南逃的明朝宗室和廉州官兵坚持反抗,直到兵败 城陷。清军大举南下,李定国由廉州败退云南。由于久经兵困, 廉州田地荒芜,城乡凋敝,商业萎缩,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又因廉州沿海有抗清力量,冠头岭成为“海禁”重点区域。顺 治十二年(1655年),廉州府宣布“严洋禁”,不准百姓私造二 桅以上帆船,私自到外洋贸易,抓住一律斩首。清廷这种政策,使港口的海上运输大受影响。不但沿海百姓生计艰拙,而廉州府赋税收入大受影响。造成“盐路窒塞,埠商逃散,盐引 不行,无从征饷”。可见此时商业运输一落千丈,港口漕盐己处 于停顿状态。

  顺治十七年(1662年),清廷为了进一步扼杀闽粤沿海的反 清斗争,实行更加严厉的闭关禁海政策。廉州府“诏逋赋,招 民幵垦,再申洋禁”。并且立界设防,海船尽行烧毁,寸板不许 下海。据清《经世文编》记载,凡私自出海者,-律处斩,船货 没收。凡不执行海禁命令的军政官员,革职严办;保甲人员处 以斩刑。康熙元年(1662年),清廷颁布“迁海”的命令,并派 遣大臣监督。于是,廉州官府派兵强迫包括南湾村在内的沿海 百姓,“徒内地五十里,设排栅,严出入,以杜接济台湾之 患”。

  所谓“迁海”就是强迫当地海居民-律内迁,把包括南湾 村在内的沿海的村庄、城郭、庐舍,一律折毁,制造沿海五十 里内无人区。所谓“设排栅”,就是设集中营式的营寨,将沿海 居民赶入内中居住,不准自由出入。清廷在今北海口岸,设 “北海镇标”驻之,加强对老百姓的镇压,据《合浦县志》记载, 在“迁海”过程中,“老弱转死沟壑,少壮流离四方”。商人无 法从事买卖,渔民无法出海营生,大批居民流离失所。南湾村 是商船渔船寄碇和补给的中转站,此时居民被迫三次内迁,屋 舍全被拆毁。“迁海”造成“地方凋零”、“四乡无墟市”的悲惨情景,严重妨碍了南湾村的发展。

  实行“海禁”和“迁海”,引起了人民的强烈反抗。1668 年,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廉州府放松海禁,“尽撤排栅,改设 讯台”。同时,在今北海港沿岸设了 6个墩台(瞭望哨),名为望 子(在冠头岭下)、高德、草头、崩石、石子、白虎墩,并在乾 体置水师营,派出快马船在港口巡戈。次年,清政权逐渐巩固, 廉州府宣布取消迁海令,“复沿海居民旧业”,予许商人持号票 从事近海贸易。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台湾的抗清力量被扑 灭后,廉州沿海的海盗也基本肃清。清王朝虽暂时松弛海禁。 但对国外商舶抵港十分注意,防范极严。1717年,廉州府又重 申“洋禁”,并在冠头岭、地角、八字山、大观港建炮台。岸上 有炮台和重兵居高临下把守,海面有船游弋,南湾港俨然一度 成了军港。同时,清统治者不许商船私往南洋贸易,凡偷往外 洋,“令解回正法”。对早已出洋的商贾,“俱不准回籍”。这 样严厉的海禁政策,严重的限制了南澫港口的海上交通和对外 贸易的发展,当地沿海主要商埠,由南澫移到古里(今市区)一 带。正如清•粱鸿勋《北海杂录•原始》记载:“大抵先有南澫一 埠。迨南澫埠散,北海埠始成。”

  后来,随着清廷海禁政策的暂时松弛。廉州知府沿用明朝 做法,积极采取一些发展生产的措施,并注意“召商贾懋迁”, 利用当地资源,发展商业。结果“来归者众”,对港口海外贸易 的恢复发展十分有利。据《合浦县志纪事》记载,康熙十三年 (1674年)“安南国王黎维定遣赔臣入贡”。经清廷予许,安南 使者取道廉州,前往北京。这样,双方一度贸易来往十分密切。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康熙皇帝同意开关,认为对市舶抽税 “既可充闽粤兵饷,以免各省份转输之劳”,又对“闽粤边海生 民有益”。于是,廉州府予许商民扩大与安南等国的海外贸易。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设下诏并且宣布对暹罗、荷兰等国商 舶免税,其他来华国家也减税,以示“怀远”。为此,粤海关设 廉州口海关管理港口。

  北海埠的范围包括从三汊港至冠头岭,口岸线长达20余公 里。清朝为加强对北海埠的管理,廉州口海关又在今北海市区 高德等处设分关。同时,廉州府对抵港商舶十分注意保护, “诏沿海守口兵救护遭风商船,严禁乘机抢夺”。乾隆二十一 年(1756年),廉州府“定夷米进口税则”,按照乾隆皇帝的谕 令,鼓励“商民自有资本,领照赴安南等国运米回粤,崇济民 食”。

  于是,船商到安南贩夷米,“云集廉属内地。”当时,.海 关布告规定:凡由安南进口大米,“每石只准收银三、四厘”。由于关税极低,粤省商人纷纷从安南贩米由北海港进口。正如 《廉州府志》(乾隆)卷二三记载:当时,“外洋各国夷商无不梯 山航海源源而来”。一时商贾云集,北海埠(包括南澫)成为粤桂 的重要货物集散地,为近代北海的兴旺和对外开放提供了客观 条件。


分享与传播北海历史,让北海人更了解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广西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爱广西论坛 ( 桂ICP备17012448号-6 )|Sitemap

GMT+8, 2024-9-27 12:19 , Processed in 0.46363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广西iso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