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风物志】海洋文化的开篇:贝丘遗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7-27 15:43:55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防城港境内北部湾沿海很早就得到开发,距今六七千年前已有人类在这里从事渔 猎和采集活动,在陆地淡水入海处留下不少遗迹。

  1959年,广东省博物馆在防城江山乡发现过亚婆山、易兰嘴、杯较山等三处新石 器时代贝丘遗址。197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在茅岭乡东南面茅岭江中心小岛 发现龟墩贝丘遗址;197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在东兴江平镇发现了交东村 社山贝丘遗址、茅岭乡大陶村蟹岭遗址、附城乡大王江村番桃坪遗址;1983年以后又 发现了多个类型不一的贝丘遗址。

  这里的贝丘遗址是防城港历史开篇第一章,是防城港古人类生活的发源地。生活 在沿海的先民们,通过捕捞获取食物,日积月累,遗留下人们食用过的贝壳、鱼骨等 遗物,从而形成包含大量贝壳的堆积物,这类遗址被称为贝丘遗址,是人类居住遗址 的一种表现方式。在这种遗址的文化层中,主要夹杂着贝壳和各种食物的残渣,同时也有石器、陶器、骨器等遗物和房址、灰坑、墓葬等遗迹。通过对贝丘遗址的分析研究,不仅能弄清该遗址所代表的考古学文化序列,还能从其自身的文化因素特别是贝 壳种类的变化了解沿海地貌和自然环境的变迁以及人与环境的关系。

  防城港所见的贝丘遗址都处在临海的山坡上,有的就在海潮浸泡的小岛上,临水 倚山,旁有淡水注人,适宜人类居住活动。这类遗址以海生斧足类和腹足类软体动物 的硬壳堆积为特征,出土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骨器、蚌器和陶片。以打制石器为最普 遍的生产工具中,以具备尖端和厚刃的蚝蜊琢、通体磨光的手斧状石器等为典型。陶 器全是夹砂陶,反映了它的原始特性。从这些遗址反映出来的生活情况看,生活在这里的居民,当时的经济生活以采蚝、捕鱼为主,也上山狩猎和兼营农业。其相对年代 距今六七千年。

  1978年1月,国家交通部水运规划设计院调查防城港海岸地貌时,在白沙彷牛头 渚发现一处几何印纹陶文化遗址,所采集到的陶片大部分火候较高,胎质坚硬,胎色 以灰色居多,其次是淡黄色和紫褐色。纹饰皆印制有绳纹、网状纹、雷纹、菱形纹等。 此处遗址发生的上限可能是春秋时期,下限为西汉中期。

  由于气候温润,土地肥沃、物产丰饶,防城港一带居民自古就过着一种较为富足 而浪漫的生活,一切可供人类食用的东西都来得那么容易:丛林里四处奔跑着千奇百 怪的野兽,田野上一年四季长满取之不尽的野生植物、蔬菜瓜果,大海中游弋着鱼虾 蟹鲎和无穷的贝类,只要你在海里站上一会儿,没有网也会丰收而归。长期进化下来, 一方面人们满足于现状,长期处于原始公社——部落联盟的制度之下,另一方面则孕 育了独特的图腾文化和饮食文化,创造了充满想象的神话故事和妙不可言的歌舞。


分享与传播防城港历史,让防城港人更了解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广西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爱广西论坛 ( 桂ICP备17012448号-6 )|Sitemap

GMT+8, 2024-9-27 12:18 , Processed in 0.480602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广西iso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