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风物志:“防城人”源流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7-27 15:31:51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防城的原住民

  根据《防城县志》记载,东汉以前,防城的民族主要有两种:

  一是壮族(新中国成立前,峒中、板八、滩散一带叫偏族,江平、松柏一带叫高栏 族.附城、滩营、华石、那梭等地则叫村人),居住在十万大山脚下和中部腹地,多以 耕田过活。

  二是交趾族,邑人多呼为安南人”,大多居住在今东兴、松柏、江平、附城、企沙、 光坡、茅岭各乡镇沿海一带,多以捕鱼兼耕田为主。

  到东汉建武十六年(40年)光武 帝派马援南征,镇压交趾二征(征侧、征贰)叛乱后,立铜柱于分茅岭(据说在今友谊关南十八华里之屯梅圩)以表汉界,“以交趾族附和征侧等作乱,遂驱逐之。县境之交 趾族当则此罕存”,只留濒海之豪丫(今为河丫,在公车镇冲孔村)、啼鸡(今光坡镇光 坡村)、松径(在今企沙镇奸箩村)三村黄、裴、阮三姓,赐有功田。相传此三姓之祖, 世居此地,伏波将军征交趾,做向导,从征有功。当时,马援为巩同边疆,留裨将黄万 定、搦纯旺等领林.简、梁、刘、凌、陆,韦七姓谪遣者(被流放的人)及所部士卒戍守 边疆,所谓“马留人”。这些马留人(中原人、汉族)在此与壮族人杂居,经过长期的民 族融合(或社交,或通婚),生活习惯、语言等逐渐壮化,而演变为新的壮族,成为新 的原住民(后人为与偏人识别,称之为“村人”或“村佬”)。正如县志所说:“以邑境居 民言之,居村落务农为生之土人,实有新旧两派。一则为古代之撞族,即所谓偏人.此 为旧派之土人。

  一则为秦汉移来之客人,而习用秦语者,此谓新派之土人。”又说“村 人本为中原民族(壮族),移居县境,日久变为土人”。来自山东青州的黄万定、搦纯旺本为汉族,而他们的后裔至今皆变为壮族。至于豪丫、啼鸡、松径三村的黄、裴、阮三姓的交趾族的后裔至今亦变成了壮族或汉族(河丫黄姓变为壮族、啼鸡裴姓及松径阮 姓变为汉族)。

二、防城的客家

  “邑之有客人,当起于元明以后,而盛于清”。这说明了大量客民移居防城的开始 和最多的时期。为什么元明以后客民开始大量移来防城?蒙古入主中原以后,中原人 为了逃避战乱,纷纷向南方迁徙,而南方湖南、福建、广东等省的人口猝然增多,谋生 不易,也被迫向当时还处于地广人稀的广西移来。清军入关后,这种情况更甚。防城 当时虽属广东,但比广西还差,到处荒芜,本来原住民人口稀少,许多地方还待开拓, 所以清初以后,客民移来防城的特别多。

  根据1982年防城地名普查时所得到的材料, 防城的汉族多是在清初从福建、广东及本区合浦、博白等地迁来的,可以为证。

当时从各地迁来防城的客民(主要是汉族)大约有如下几种情况:

1.来自福建、广东(嘉庆州)及本区合浦、博白客家人(汉族,当地称俚人)人数 最多,散居在十万大山脚下各乡镇及马路、那梭、华石、附城等乡镇,主要从事农业生 产。现在客家话成为防城港市一部分乡镇的主要交际语言。

2.来自广东的广州人(汉族)他们善于经商,大约于明末清初,先到江平(现江平 尚有广州会馆旧址),然后扩展到东兴、防城、那梭、华石、企沙等地。他们人数不多, 但在商界影响很大。各族人民都要学习他们的语言,久而久之白话(粤语)便成了主 要交际工具。

3.来自合浦的廉州人(汉族),操廉州话(当地叫海獭话),他们善于捕鱼,于明末 清初先后从海上来,多数居于企沙、光坡两乡镇,以半渔半农为业。

4.来自广东沿海的置民(俗称疍家,汉族),操粤语,善于捕鱼,随海而来,大约 于清初定居于江山乡的白龙半岛,茅岭乡的沿海地区,附城乡的渔彷岛(现为港口区) 等地,以半渔半农为业。

5.来自广东肇庆,福建,广西大瑶山、六万山等地的瑶族居民,大约于明末开始, 先后移居十万大山上,“有三大支派:大板、花头、细板,以妇女头髻妆饰分之”。以刀耕火种、捕鸟猎兽为生,随山迁徙,很少定居(新中国成立后已经定居且以务农和植 林为主要生活来源)。过去不与他族通婚,甚至同族不同派也很少通婚。新中国成立后 已有所改变,瑶族姑娘已有外嫁。

6.来自越南沿海的京族(越南人),以半渔半农为业,人数较少。

此外,还有少数于清初来自雷州半岛,操雷州话(闽南语一种,本地叫黎语)的汉 族人,聚居于附城乡的鲤鱼江、大王江村,以务农为生。

三、上思的原住民与客家

  上思县居住有壮族、汉族、瑶族等15个民族,其中壮族占总人口的86.79%,汉族 占9.17%,瑶族占3.95% ;其他少数民族200余人。

  壮族   据《中国少数民族简史》载,壮族自称“布壮” “布土”“布傣”等。《壮族 简史》载:“壮族来源于我国南方的古代越人”,有“断发纹身”的习俗。古越人“巢居” 干栏,迷信“鸡卜”。地名冠录、那、布、驮、板、龙、弄等。县内与上述情况相同。

  民国时期,官方将上思县的“土人”称为汉族。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桂西僮 族自治州”成立,上思县“土人”才正式称为“僮族”,1965年“僮族”改为“壮族”。

  上思县的居民,有原住民,有外来民族同化者。原住民即古百越人之后代,多居 住山区。同化者是外来的汉族,一是外省迁人,经商务农;二是到上思县当官做事,定 居繁衍,古称“官族"。据三华屯黄家族谱记载,黄姓始祖原籍山东益都县白马驿人, 宋皇祐年间随狄青征侬智高,后任上思州土官并世袭,其后约30代人,计660多年。

  叫丁、平垌林姓,始祖原籍福建莆田,明代永乐二年(1404年),上思州土官请他来做 幕宾,遂居上思,至今580多年。陆姓,原籍山东青州,始祖率军随黄姓土官驻守上 思,繁衍至今600多年。岳姓,原籍浙江嘉兴县,迁居上思县东厢渠离村,承粮立户, 至今370多年。

  叫安乡婆利屯唐姓,原籍防城大箓汉人,迁居已十三代,今讲壮语,称 壮族,但不吃“三月三”节,将“冬至”看作是大节日。
瑶族   瑶语自称“金门”“勉”,古籍称“白衣山子”。县内瑶族属山子瑶(过山瑶), 居十万山一带,有盘、李、邓、张、赵、蒋、冯、黄、陈、庞等姓,其中盘、李、邓、张、 赵姓人数较多,有“五姓山人”之称。

  据瑶族家谱《开山歌》所记,他们的祖先在福建省,后迁广东肇庆府,三百年前从 肇庆迁广西博白县,又迁玉林、贵县、灵山、防城,以后各分支先后来到十万山北麓, 先来的已有200年以上,后来的也有100余年,租山以“刀耕火种”,靠山吃山。有的村寨后来购买了荒山或水田,便定居下来。
清康熙年间修的《上思州志》称瑶族为“摇”。民国时期称少数民族为“原种民 族”,称瑶族为“摇”“傜”,新中国成立后才称为“瑶”。

  据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版的《广西年鉴》记载,当时上思县有瑶族261户, 1407人,1953年人口普查时,瑶族为2541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为5928人,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为7650人。

  瑶族今分布于上思南屏、华兰、在妙、七门乡等61个村寨。

  汉族   上思县汉族分布在各乡村,新村100多个,主要居住在平福、明旺、六改、 公安、在妙、驮从、屯隆村。

  早在宋朝,即有汉族人迁居上思,或当官做事,或经商务农,并通过与当地壮族 人通婚而自然同化,其后代与壮族人无异,今通称壮族。现境内的汉族,多是于清末 和民国初年,从防城、钦州、灵山等地迁人的客家人,有佃耕的,有经商的。民国四年 (1915年)编的《上思县志》载:“近有东地来之人谓之俚人,居于那蒙……”即汉族。

  1977年~ 1980年,广东省信宜,广西平南、容县、钦州迁人600多户3000多人, 落户于思阳、在妙、那琴、平福、公正和叫安乡,建立了 40多个新村。


分享与传播防城港历史,让防城港人更了解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广西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爱广西论坛 ( 桂ICP备17012448号-6 )|Sitemap

GMT+8, 2024-9-27 12:28 , Processed in 0.447524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广西iso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