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情柳州——相交生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7-26 16:20:08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婚丧嫁娶之外,人生仪礼还体现在人们的交往过程中。

  称谓是人们交往过程中要涉及的主要问题之一。家族成员、亲戚之间的称 谓,柳州居民特别是汉族居民与其他地区并无太大差异。除直系和旁系血亲外, 相互熟知或者不认识的人,相互间仍比照对亲戚的称谓来称呼他人、直呼其名 甚至以绰号称呼他人者,时常可见。前者如称老年男子为“阿公”、老年妇女为 “阿婆”,同龄间互道兄弟、姐妹等;以绰号称呼人可例举的很多,不说亦知。 如果不在很正式的场合,则有以詈词(骂人的话)代称他人的做法,如以“野崽”、 “卵崽”、“癫婆”等直称他人或转指他人等。虽是骂人的语词,但是否真正骂人 则视语境而定。

  民国时期,“先生”、“太太”、“小姐”称谓也已引入。“凡有才德名位之人, 昔俗称为老爷、大老爷或大人等。民国以来,普通称先生,其有名位者,不过 冠以老字于先生之上,以示尊重而已。为人雇役者,则于姓之上,冠以老字,如 姓赵,称老赵,如姓李,称老李是也”(民国《三江县志》)。解放后多称“同志”, 对上级则多称官衔或职务。上世纪80年代后一度流行“师傅”的称呼,当是作 为“同志”的替代。“若负有技术者,如缝工、木工、泥工等,则称为师傅”(出 处同上)的说法,只是“师傅”含义的一部分,另一种情况是指在技术工作中 对自己进行教育培训的人。当代与“师傅”成为泛称相类似,“老板”也有脱离 本义之外的用处,以至人人都被称为“老板”了。至于职场中人把自己的上司 特别是一把手称为“老板”或“头”,则不免有调侃的意味。近20多年来,“先 生”、“小姐”等称谓在城镇中也已恢复,已逐步取代“同志”成为主流称谓了。

  大同之下,一些少数民族和汉族的称谓相对独特,有必要一提。

  明代桑悦《壮俗》提及壮族的称谓:“姓同处处是华宗,朝甫先加老唤公。” 此俗沿存至今,如叫祖父辈的老人为“公某”。在三江,“至如侗人名字之称呼, 则皆以其子女之名,而冠以一“甫”字,“甫”字读平声,即侗人称父之土语, 如其子名乾元者,即日“甫乾元”,如无子,而女名爱花者,辄日“甫爱花”是 也,今粮册上,有注甫某某者,即侗人之名也”(民国《三江县志》),意思是晚 辈对于已做了父母的中老年人,不直呼其名,而称为甫(父)X X、尼(妈)X X、公XX、萨(婆),这其中的X X指被称呼者的子女或者孙。如某人 称为“英杰”,则其父为“甫英杰”,依此类推。另北部三县丈夫普遍称妻子为 “婆老”,而“婆老”也用于对年老妇女(阿奶、阿婆)的称呼,视场合不同而 定,外地人若不熟知,极易搞混。

  姓氏相同互称“老华”,同龄者据两人意愿结为“老同”、“老庚”。民国《三 江县志》称县内民众“打同年,亦日走同年,侗、僮、苗之男女皆喜就其同庚 者,男与男,女与女,相契结,故称结老庚。皆密逾亲谊,互相走往”。柳江等 地壮、汉族人家,除了同年出生这一最基本要求外,双方还要志趣、爱好相近甚至相同,或相互理解、情感融洽而易于沟通。有的要举行一定的仪式,如一 方执酒肉或其他礼品到另一家拜认,另一方备餐招待,互表同心,此后双方常 来常往,年节如亲戚互相走动,生产和生活上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关系如 兄弟(姐妹)般,甚至可延续到下一代。瑶族打老庚不独限于本族,也好同汉 族和其他民族结拜,甚至男女之间也结老庚。

  从打老同这种个人间的结交方式推衍开来,三江、融水等地的瑶、苗族还 流行寨与寨之间打集体同年的做法。瑶族打集体同年在每年的冬闲时或正月间, 一寨的老少男子到另一寨去做客,对方不论原来是否相识,都将来客分散到各 家居住,待以酒肉,互叙情谊,其间还举行赛芦笙或唱歌等活动。苗族打同年, 分邀请、转牛、会餐、礼送4个阶段。先由青年发起,寨老(现以本村委)决 定。邀请方式也十分奇特:一是甲寨到乙寨赛芦笙,甲寨队员在乙寨的芦笙柱 上贴上邀请乙寨到甲寨打同年的红帖。乙寨如同意,甲寨派人返回报信,待乙 寨倾村赴约,甲寨在寨门或村口举行对歌仪式,邀请阶段即算完成。二是春节 两寨赛芦笙时,甲寨如有意邀请乙寨即排成芦笙纵队,吹邀请调,跳邀请舞步, 绕乙方芦笙场转1周,伴以贴请帖、放鞭炮和铁炮助兴。乙方如答应,则尾随 而去,至甲寨门前吹唱、对入寨歌,“赢”了才给进寨。三是年前派青年到邻寨下红帖邀请,约定日期,双方按协议打同年。

  打同年一般选择户数、人力相当 的村寨为对象。届时,东道主在芦笙坪上搭起彩门,摆好茶和甜酒。主队牵出 身披锦毡、角绕红布、额佩红花的牯牛,绕客队芦笙吹、跳一圈,并燃(鸣)放 鞭炮、铁炮、排枪和排炮助兴。随后各在彩门一边对歌,先以问答形式唱、开 台歌,接唱开酒坛歌和敬茶歌,再唱盘古开天地歌和各种歌谜。对歌结束后,由 客队唱牛歌后宰牛会餐。最后一天,双方集中在芦笙坪上踩堂、赛芦笙,尽情 欢乐。主队将牛角、羊角绑到客队母芦笙上,并将猪、羊头或活牲一头交客队 带回。备家还煮糯饭和熟鸡、鸭蛋给客人作晌午。东道主全寨男女老少出动吹 笙送行,客队奏辞别曲。客队回到本寨后还会用主寨回赠礼物聚餐。今后两寨 往来,称还“同年债”。

  与打集体同年相类似的是侗族的“月也”之俗。农历正月间,侗族村寨集 合前往另一寨,小寨不分姓氏,各家出一二男人;大寨则以姓氏结队。客队来 访,小寨以全寨招待,大寨则分姓氏接待。每次出访,少则一寨,多至数寨甚 至一二十寨;时间长的,正月出门,月末或者二月初方返回本寨。客寨到后,主 寨杀猪宰羊待客,末了还回赠猪头给客队带回。此后客队回礼,称为“还猪头”。

  举办以芦笙踩堂为主要内容的“月也”,在找对手和比赛程序上较为讲究。出访 成员一般会盛装而往,头插公鸡长尾毛,故称“鸡尾客”。出发前先祭“先祖母” 神坛,出发时用芦笙吹起“同去曲”和“开路曲”,路过他寨吹奏“过路曲”,进 寨吹“进地曲”。踩堂后,主寨各户争抢客人分散到各户食宿。第二天集体会餐前,男女举行对歌活动。宴会时,由客队代表一人在大会上讲“款”,并致谢 意。饭后,客队在主寨鼓楼坪里围成圆圈,手拉着手,合唱耶歌,表示对主人 的再三谢意。芦笙队吹奏“回去曲”列队出寨。主寨男女送行,姑娘拦住去路, 唱“拦路歌”;主队唱“开路歌”,相约再会。

  至于待客,各族大同小异。来者是客,无论各族,问候、请坐、待以茶饭 (酒)以至留宿是通常的做法,尤其是在乡村里。至于如何招待,招待到什么程 度,各族、各人、各地会因来客的身份、来访目的的不同而有差异,也会受到 家境如文化程度、经济承受力和当地习惯做法的影响,并不千篇一律。比如邻 里往来,因朝夕相见,相互间必然少了许多客套,而变得十分随意了。总体上, 晚辈对于长辈,主人对于客人,人们还是以尊敬、尊重为基本要求。亲戚来访, 特别是外婆、舅、姑、姨等来访,家主大多不敢怠慢。年节、红白大事等时节 的亲朋往来,其接待相对正规而隆重。

  校验一个民族、一个地方居民的待客冷热程度,往往不在认识者之间,而 在于如何对待素未谋面者身上。世居乡村的民众,待客多半较为率真,而城镇 居民则较为理性。'至于像今天城区居民之间,相邻数载而不知对门、楼上楼下 居者何人而形同陌路的,说明其地人际关系日趋复杂,也表明生活在都市的人 们更多地摒弃了繁文缛节。

  庆贺和吊唁是各族民众交往的重要形式。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生育寿辰、 升职(学)迁居等,会成为人们相互走访、相互帮衬的理由和内容所在。


柳州论坛,为柳州人提供相关资讯的论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广西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爱广西论坛 ( 桂ICP备17012448号-6 )|Sitemap

GMT+8, 2024-9-27 12:27 , Processed in 0.47926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广西iso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