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情柳州——生计:匠心作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7-26 15:38:26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石器时代的柳州先民为谋生而制造石器、骨角器甚至陶器等,启开了柳州 原始手工业的帷幕。传统手工业涉及门类具有广泛的多样性,包括矿冶、金属 器具制作、陶瓷烧制、土纸制造、竹器编织,锯木及木器加工、纺织、缝纫、食 品加工、冥品制作、制革、中草药加工、制糖、建筑(营造)、雕刻和修理等, 涉及农耕时代居民生产与生活的各个方面。20世纪30年代,柳州城的白铁器皿、 金银首饰、服装、皮革、竹器、木器、香烛,以及雕刻、纸扎工艺、印刷等手 工业在桂中、桂北等地都有一定的影响。1937年在南京举办的全国手工艺品展 览会上,桂花巾、炭炉和白玻璃获得了甲等奖,标语中、快引鞭炮获得了乙等 奖,手巾、纸牡丹花和绣屏获得了银质大奖章,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柳州城手工 业发展的情况。
清末,以机器工业的出现为标志,柳州传统手工业步入了与机器工业并行 的时期。今天我们仍可看到的景象是,尽管现代工业已十分发达,但作为机器 工业的补充,一些简单的生产、生活用具如农具、居家用具,生活用品和工艺 品以及部分乡村建筑等,仍部分釆用传统手工业方式生产,使我们能随时感知 手工业文化的余脉。

  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柳州古人类在石器制作上经历了由打制到 磨制的过程,他们已经能够制作骨角器甚至烧制陶器,这在大龙潭鲤鱼嘴新石 器时代遗址和白莲洞遗址等考古发现中可得到证明。

  先秦时期,广西地区的手工业在原有基础上有了较大发展,出现了青铜铸 造业和冶铁业,陶器制作出现了几何陶纹,但柳州这方面的线索并不十分清晰。 陶瓷业在柳州相对发达的宋代,其时因应国内和出口需求,陶瓷作坊主要分布 于融江和柳江的沿河两岸,产品以青瓷为主,有盏、盘、碟、罐、壶、瓶、炉、 灯、盒和砚等。

  烧制陶瓷器是乡村手工业的重要构成,原柳州郊区和辖县一直都有制作日用陶器的作坊。瓷器的制作对工艺的要求相对高些,而陶器则较为简易。当代农村以至城 镇所用家居器皿中陶器所占比重依然较大,如陶缸用于盛水、腌制泡菜和酿酒, 陶罐用于盛酒、食用油、食盐等,用于制糖(陀螺形而底穿孔的“糖漏”),用于盛饭菜的陶盆、钵、碗,用于装逝者遗骨的“金坛”等,祭祀用的香炉, 冬天取暖用的火盆,以及用于盖房的青砖和陶瓦等。从最初的无釉粗陶发 展到略施釉面或者外层施釉(砖、瓦除外),粗放的烧制工艺在乡村延续着。

  器具型陶器的生产流程一般为釆制陶土 一制坯—施釉一入窑烧制—出品。烧制时以乔木、灌木的枝叶和茅草作燃料。这类手工业在旧时的柳州被称为“烧缸瓦”。从事此业的业主多依习惯择日择时开工、入窑、出窑等,其间还会给务工者安排打“牙祭”(加菜),一如其他行业。

  现的西周时期的青铜器,有甬钟、短 剑、无名器和不明器形各1件,制作工艺已十分精致。纹饰有云纹、云雷纹、旋 纹、双线S纹、短线纹、弦纹、竖线纹和卷云纹等,由于没有铸范和相关作坊 遗址被发掘,因而无法断定这些青铜器是否为本地铸造。

  古代柳州的矿冶业虽不发达,但有金、银、铅、锌等矿产品生产,金、银、 铁也曾作为贡品,如唐代杜佑《通典》就有“龙城郡贡银二十两”的记载。至 清代乾隆间,洪亮吉在《大清一统志辑要•柳州府》提到的“土贡”物品中,矿 冶产品有金、银和铁。

  柳州城区九头山汉墓中铁削、铁锸等铁器的发现,表明其时柳州已在使用 铁器。至清代,冶铁业和铸造业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除生产铁制农具和家 用器具外,雍正年间柳州还能大量生产鸟枪、腰刀供给军队使用。

  制作棺木的行口曾称为“寿木业”。据1950年6月市政府调查,柳州城柳 江南北两岸共有制棺作坊38家,其中谷埠街大同巷25家、河边巷5家,寿板 街(今北岸的长青路)8家,此外还有为数不少的零星作坊,可见柳州棺材业的 兴盛,而大同巷是柳州生产棺木最集中、最多的地方。

  棺材制作讲究板料,过去用板取大杉木4块合成,不拼板。棺材的造型与 外地并无太大差异,头高翘,尾小,除底板外,其余三块板制成弧形。连接棺 材头的前板一面雕刻或漆以篆体“寿”字。棺漆深红色、褐色或者黑色,视不 同需求而定。做工也有讲究,比如棺材盖板翘起的一头,下斧时需由高向低处 劈削。除非急用,有的店家会将店里做好的棺材粘上写有“长命富贵”字样的 红纸条以示吉利。过去柳州城店家有按月定日给员工加菜即“打牙祭”的习俗, 但棺材铺则不公开进行。在辖县,棺材制作过去也是常备行业。遇上时疫灾难, 棺材业主还有机会发些小财。1939年柳州霍乱流行时,死人不少,寿木店存放 多年的寿枋被人买空,只好连夜加工“火板”(简易棺材)出卖。

  竹子在乡村中的用途甚广,编篱落架、编制器物等均可用上。用竹子制作 的器物中一是农具,二是家居用具,如筐、篓、箕、筛、篮、帽等。竹器加工 业是乡村中常见的手工业。在盛产楠竹的北部山区,过去竹纸加工亦较为普遍。 清代以来,广东籍客家人在融水香粉加工竹纸,其产品曾在1918年的巴拿马国 际博览会获得金奖。

  据调查,香粉所造竹紙以当地成户的楠竹(毛竹)为原料。每年农历初夏时节,造紙作坊(解放初期尚有1 0余家)将初长叶的嫩竹(当地人称为“竹 麻”)砍回,剖开捆扎,分层放入池中,每层之间加撒生石灰沤制。20天后可取 出将石灰冲净,再投入池中加清水浸泡,1个月后再取出,剥取竹皮(纤维较粗)用子制作粗紙,剥取竹肉用于制作细紙(类宣紙)。为此每个作坊一般要备 二三个池子以上,以便各司其用。无论竹皮或者竹肉都要经过捣、踩的工序,而以用脚踩居多,称为“踩麻”。踩(捣)烂后,放入纸浆池中,加上用当地所产 的“胶树” (白梵木或者竹胶叶)液制作的胶水(外地称为“滑根水”)使紙浆 具备黏性。紧接是“抄紙”。“抄紙”用的紙抄用极細的竹丝编成,使用时以紙抄在紙浆池中轻轻一荡,将水滤掉,留在纸抄上的一层浆膜就成了紙,再揭下逐层堆垫。纸张的厚薄平整完全取决于抄紙者的工艺水平,请荡则薄,重荡則厚。接下来是晒紙或者烤紙。晒纸用于制作粗紙,而烤紙用于制作精紙。制精 紙时,要将紙膜贴在用火烤热的焙垅的外壁上,几分钟后即可焙干取下叠放。焙垅用砖砌成,呈平放三角形长柱体,从两头看成A形,中空,使用时在两头烧火加热即可(到一定程度即封口保溫)。

  一个造纸季节,多的可持续到次年采新竹前,少的在次年春节前可结束,视作坊的规模而定。民国《融县志》中关于竹纸制作的记栽:“叶 未敷、贞筠  尚稚之际,截 裁成段,投入石灰池 > 区 之。经一定程度取出碓 碾,使纤维级细,然后加 入一种胶质树叶之汁混和 如糜,置大桶中,用工具 日纸帘抄撮澄滤,即成张 页。用日光晒干,谓之晒 纸;用火力焙干,谓之焙 纸。最细者日全料,次日东纸,为写字包裏习用之 纸。最粗者日复纸,可裱硬盒.。东纸、全料纸其产额年约三千余石。”

  虽说“民以食为天”,但涉及民生事态时,人们还是提“衣食住行”,可见 “衣”在生活中的地位。穿衣戴帽依赖于纺织手工业,古代柳州的各族民众用来 纺织的原料有蕉葛、吉贝、竹子、勾芒木、棉花、苎麻、蚕丝等。

  从柳宗元《柳州峒氓》“鹅毛御腊缝山屬”的记载,可以知道唐代柳州的少 数民族已在用鹅毛制作毡毯御寒。史载唐武德六年( 623年),柳州刺史沈逊一 度拟将所产“筒布”上贡,说明“筒布”在当时有一定名气。宋代,柳州的纺 织品“柳布”与时“象布”一样,为“商人贸迁而闻于四方”(周去非《岭外代 答》卷六)的商品之一。明清时期,柳州纺织业产品有葛布、麻布和棉布等,壮 锦“多紫、白二种,亦有诸色相间者。蛮女喜织之,文最烦缛,间出售城市,价 最贵”(《马平县志》卷二)。《大明一统志•柳州府》也有关于府内“地无桑柘, 民不事蚕作,虽间或有之,为线絮或粗绸而已。妇人以缉麻织布为业”的记载, 可见柳州的织丝水平较低,而麻织业较盛。现在,山区的少数民族苗、侗、瑶、 壮等族尚在采用手工制作土布,并在此基础上缝制民族服饰暨织锦等。

  “竹灯挂土壁,纺车声辘辘。女息男复出,荷锄向山麓”——清代叶时晰 《田家杂兴》诗中所言,是柳州乡土社会以“男耕女织”为表征的自然经济的基
本写照。在自然经济环境下,各族民众大多置有纺纱车、织布机等纺织工具,妇女 几乎都能纺纱织布、染布缝衣。在外国商品大量进入之前,说纺织手工业遍布 城乡并不过分。近代洋纱、洋布大量输入后,自给自足式的纺织手工业虽受到 冲击,但仍有顽强的生命力,特别是离城镇较远的乡村。当然,到民国时期,在 柳州城区及辖县的一些乡镇如中渡、古砦等地,利用洋纱纺织布匹的作坊也不 少,与农村自纺、自织和自用不同,这部分产品多用于出售。

  苗族普遍织染“苗布”:织出布匹后放在平滑的石板上捶平,上浆晒干,放 入蓝靛缸中浸染,再晒干后再浸染,如此反复多次,最后染上一道薯莨或牛血, 使布成紫红色,晒干后放在石板车捶击直到布发亮为止。他们喜好穿这种布做 成的衣物,有的还以衣服的黑亮程度作为鉴别勤与懒甚至择偶的标准。

  侗族妇女从十四五岁至老年均从事纺织。至民国年间,三江“人能植棉纺 织、缝纫,一家服用足以自给,不须购买,更不用舶来布匹”(民国《三江县志》)。 侗族妇女自织自染的土布,结实耐用,色泽鲜艳,布纹细密,有平布、斜纹布 和花椒布等,颜色有白、青、浅蓝、靛等多种。靛染之后,有的涂以蛋白,称 为“蛋布”或“亮布”(侗语音译为“棉给”),经久耐用,不易褪色。

  织锦也是本地少数民族传统技艺之一。苗锦色调以黑色为主,辅以深红、紫色、蓝色和白色等,锦面图案与色彩协调,朴实大方,常被用来制作被面和背 带心。三江的侗族人家过去几乎家家都有铜钩、木棱等织锦工具,编织时多按 布纹纱路的走向穿针引线。侗锦图案有红、绿、黄、紫、青、蓝等多种颜色,五 彩缤纷,简洁明快。图案内容大都取自侗乡常见事物,如动、植物和器皿等,近时还植入古代神话故事、山水画等题材制作大型侗锦,产品也由一般的花边、洗脸巾、被面、腰带、头帕发展到茶几墊、台布、猎包和戏服等,并从自给走向 商品化。

  苗族姑娘自幼开始学习挑花,不少人在成年前便精于此技艺。他们日常穿 着的衣物,从衣领至裤脚,从衣襟到衣袖,从胸围到围裙,从小腿上的套筒到脚 下的鞋子,全部饰以挑花花边。挑花图案有蝴蝶、鸳鸯、虾、龙、凤、鱼、鸟 和植物的桃子、梅花等各种花草,色彩有大红、粉红、黄、绿、紫、蓝和白等。 镶边多用黄色和蓝色。

  除少数民族外,三江富禄镇上的汉族客家人过去有以制作挑花、刺绣饰品 为业者。山里的苗族等少数民族过去多在镇上购买用以配饰衣物,并吸收而传 承至今。

  各族玲众过去还是制作刺绣织品的好手。大苗山苗族的刺绣釆用平绣、结 绣和抽绣等手法,使用材料有粗纱布和绸缎的丝绒,色调多为红、黄、蓝、紫 等色,图案用梅花、鸳鸯、螃蟹、虾和鸟类,线条明朗,色彩和谐。刺绣品多 用于制作背芯、挂包、打鸟袋、芦笙锦囊吊袋、芦笙锦旗和用于衣物装饰等。苗族青年腰间挂着的打鸟袋,或为苗族姑娘 赠送的定情信物。

  侗族姑娘大多是刺绣的行家里手,她们制作的刺绣品有花 衣、花鞋面和花带等。过去出嫁时穿着的新花衣要求由姑娘自行 制作,不得请人代劳。侗族妇女平时穿着衣物的领襟、胸襟、袖 口、衣角、衣边、脚绑 和鞋面,都绣有各种鱼、鸟图案和字样,光花就有数十种之多。常见的字样有“吉祥如意”、“长命富贵”,寄托着人们的期 冀。每当坡会和节日,侗家妇女特别是姑娘总要换上崭新的绣花衣服,借机展 示自己的绣艺。

  在皮货制造方面,过去柳州城和融县生产的漆皮箱和皮枕等,销往庆远、怀 远、运江、武宣、柳城、雒容、象县等地。

  草席系家居必备用品之一,多用蒲草编织而成。柳江县农家在长期编织草 席过程中,有一套较为成熟的编织工艺。用于编织席子的席草,一年可收获3 次,编织者一般自种。席草以色青茎长为佳,收割后按长度分类,再用刀将之剖成两半,晒干备用。编席所用麻绳纺车、编织床、织梭和被当地民众称为“榧”而用于控制经纬的穿绳器,是从事此类手工业必不可少的工具。草席编织与织布相类,只是其纬线为席草,经线用麻绳。另与土布编织不同的是,织布机釆 用卧式,而织席机取立式。

  农产品加工自古就是传统手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除粮食加工外,较普遍 的行业是食糖、食油加工业。

  清代至民国,今城区乡村和柳江、柳城两县大量种植甘蔗,并以土法生产 白砂糖和片糖。柳城采用手工生产的片糖与当时广西邕宁良庆的土白糖、贵县 苏湾所产的片糖齐名,有“柳糖”之谓,远销云、贵等省和东南亚地区,成为 向外输出的重要商品。

  旧时村里的糖厂开榨,还十分忌讳孕妇进入。倘若进入了,主家非让其“挂 红”(贴红纸于厂门)以避晦气不可。近城的乡村还有“搅糖棒”的习俗。
过去,柳州城郊各村广植糖蔗(因似竹子又称竹蔗),好些村屯都有土榨糖厂(又称糖寮)。过去的习俗,凡甘蔗成熟糖厂开榨季节,过路的人可随意折路边蔗地的甘蔗,或取糖厂的甘蔗解渴,主人不会责怪,但不能带走。这是民风淳朴的表现。最令小孩高兴的是在搪厂开榨熬第一锅糖时,可以到糖厂吃“搅糖棒”。土榨的“榨蔗机”由两个长约1米,直径约40厘米的石磙(圆形石柱) 并排固定在木桩上构成,动力是用水牛拉一条連接一石磙的木杠,绕“榨机”转。 操作工则蹲在地下将一把把甘蔗塞进两石磙间,通过牛力带动旋转的石磙和甘蔗摩擦,带动另一石磙作反方向旋转,将甘蔗汁榨出,一把甘蔗要反复榨三四 次蔗汁才能榨干。榨机下置大缸承接蔗汁,旁砌大灶,上置一特大铁锅,将蔗汁舀进锅里煮成糖浆后,再舀到木格里冷凝成形(型)后便是黄片糖。当锅里的蔗汁煮成糖浆后, 在场的人都可以从 成捆的甘蔗中抽出 一根拿到锅里“搅糖 棒”吃。搅糖棒不能贪多,只要在锅里把稠稠的糖浆挑一下便可。若是贪多拼命 在锅里搅,拿起来只能得一条“光棍”,因 为熟透的蔗是黏不上糖浆的。

头菜以融安和柳江县里雍所产最为著名。在头菜制作方面,里雍农家有自 已一套办法:

  秋高气爽时节,农家将头菜拔起,放在地里晒软至叶子脱水三成许(约需 5天),再挑回家中放入浅水池,用手将叶子搓至变蓝,洗净后扭干置于陶缸中, 边加盐边揉搓,每50公斤头菜约需用盐4公斤。放在陶缸里的头菜需加水泡至过菜面,并在缸口覆以稻草。三两天后取出晾晒,再放回缸里加酒密封腌制。酒 需50度以上的三花酒,每百斤头菜需酒2. 5公斤至3. 5公斤。腌制时间的长短 决定着头菜的优劣,时间越长,头菜就有可能越香。

  过去柳州的食品手工业中,酱料业亦算小有名气。清人张心泰在《粤西小志》提到,“豆豉……马平亦出。离城三里有豆豉村,以马料豆用村前江水浸之, 甑蒸熟,与青椒炒颇可口”。《柳州府志》亦有柳州出优质豆豉的记载,并称为 “入药上品”。清代咸丰年间开办的庞怡泰、同治年间开办的和源(后改名和源 华,民国6年始生产酱料)、光绪年间开办的福兴祥等后来成了远近闻名的酱料 生产大户。民国时,酱料业得到进一步发展。旧习,农历七月七日被制酱(醋) 之家视为吉日,他们“于是日黎明前,取江水以之制酱醋,云可免生虫云”(民 国《柳江县志》)。

  一些食品的制作有着明显的地域和民族色彩,成为境内的小吃、食品品牌, 如“马打滚”、马蹄糕、芋头糕、萝卜糕、油堆、八宝饭、年糕、艾粑、白糍粑、 豆腐圆等。柳州回族民众制作的“牛旋子”也小有名气,而融水苗族自治县和 融安县的滤粉、滑滑粉和网油“烧炙”,柳城的云片糕,以及柳北三县盛行的打 油茶等尤其能体现地方饮食风味。

    三江程阳永济桥(简称“程阳桥”)是侗族风雨桥的杰出代表,是广西和全国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永济桥“亭亭玉阁,临流照影。结构造型,堪称杰作”(我国 著名文物学家罗哲文先生赞语)。据有关专家考证,全木结构的程阳桥与我国赵州 石拱桥、泸定铁索桥以及罗马尼亚诺娃沃钢梁桥并称世界四大历史名桥。程阳永济 桥始建于民国9年(1920年),竣工于民国13年。桥盖总长8 2. 2 7米,桥台近距64.70米,桥道宽3. 75米,桥面高11. 52米。两台三墩四孔。墩台上建有塔式桥亭 5座和桥廊19间,瓦领5座,亭廊相连,浑然一体,宛如水上一座长廊式楼阁,雄 伟壮观,飘逸俊秀。桥亭桥廊的建筑艺术,采用中国南方特有的穿斗式组合结构, 既有古代百越干栏式建筑色彩,又有汉族宫殿式工艺成分。桥梁采用简支托架方 法,具有巧妙的力学原理。全桥为吊脚悬柱,不用铁钉,穿方衔接,横直斜套,联 成一个坚固的整体。桥盖采用青瓦白戗,形成黑白相间的横线分割,十分协调,充 分体现了侗族人民的审美情趣。桥的东西台亭为歇山式,东西墩亭和中央亭为钻尖 式和挺颐式,集侗族鼓楼三种基本造型于一身。亭檐上下均为飞角斗拱;脊面瓦顶 设有古朴塑饰,使整座桥既有飞龙腾空之状,又富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之意。1983 年夏为洪水冲毁,后在广西大学土木工程系副教授周霖主持下修复。

  基于交通目的而建、可遮风避雨的侗族风雨桥,集桥、廊、亭三者于一身, 在中外建筑史上独具风韵。风雨桥下部是青石垒砌的墩台;中部是木质桥面,采 用密布式悬梁托架简支梁体系;上部是亭廊,釆用榫铆衔接的梁柱体系,旁边 设有栏杆和长凳。亭子坐在墩台之上,有几墩几台,就有几个亭子,亭子的造 型主要有歇山式、攒尖式和挺颐式3种。侗族风雨桥一般架设在流经村寨的溪 河之上,既作交通之用,又供村民遮风避雨。侗族传统观念认为,在村寨下方 修筑这种木质桥梁,可以阻挡邪气,留住福气,确保村寨风调雨顺,故名。

  “阳春收罢邀同伴,吹彻芦笙坐鼓楼”。鼓楼是侗族村寨的活动中心,是村民议事、典礼、迎宾和歌舞娱乐的公共场所。鼓楼内设长形皮鼓,遇事则鸣鼓聚众,故称鼓楼。在侗族地区,鼓楼几乎每寨都有,大的村寨分氏族而建,形成鼓楼群。鼓楼底部多为四方形,上部为塔阁式结构,楼顶分歇山式、攒尖式、挺颐式三种类型。鼓楼中央矗立四根巨柱,并依相对高度等距分层挑出屋檐,形成层檐。檐层均为单数,有一、三、五、七、九、十一、十三层不等。整座建筑由梁枋横穿直套,连成一体,封檐板白底彩绘,画凤雕龙,檐角或翘飞如翅,或曲卷如花,楼顶置铁锅瓦罐抹灰形成的葫芦串,或塑以鸟兽花卉图案,古色古香,风格奇特,既得古建筑之遗风,又有因地制宜之异趣,被视为民族、村寨的灵魂和团结、幸福、兴旺发达的象征。鼓楼前面的小广场称鼓楼坪,是侗族群众唱歌跳舞、赛芦笙和举行“百家宴”的场所。与鼓楼配套的,还有戏台, 便于年庆时节演出之用。

  颇具特色的还有侗族民居。相当一部分侗寨建在河溪两岸,其他不靠江河 的则依山而建或者说建筑在山坡上,至今仍保留着古代干栏式木楼结构。干栏 式建筑一般分为3层,楼下安置石碓,堆放柴草、农具、杂物,饲养禽畜;二 楼设有外廊,宽敞明亮,光线充足,是晾晒物件、从事手工劳动和休息的场所; 后半部为内屋,设有火塘,是全家取暖、煮饭炒菜的地方;火塘两侧或三楼是 卧室。房屋除屋面盖瓦或者木皮之外,上上下下全部用杉木建造,高矮不一的 柱子纵横成行,以大小不等的木枋斜穿直套。木楼四周设有“吊脚柱”,形成“吊 脚楼”。楼房四壁及各层楼板均以木板开槽密镶,楼房两端搭有偏厦,使木楼瓦 顶四面流水。侗族民居一般一家一栋,兄弟虽分家却常常共用外廊,有的和堂 兄弟的房子连在一起,廊檐相接,楼板互通,每逢喜庆节日,人们相聚于此设 宴待客,“侗屋高高上云头,走遍全寨不下楼”,体现了侗族民居的特有风貌。

  侗族工匠无论修建多么复杂的民居、鼓楼和风雨桥都无需图纸,仅凭一根 画有特殊符号的半边竹竿(俗称“香竿”)、两扎五寸左右的短竹签就能平地立 高楼,陡坡起大厦,建造出许许多多雄伟、秀丽的建筑物。有的建筑物历经百 年仍坚固完好。

  在鼓楼、风雨桥和侗族村寨的建筑史上,产生了不少能工巧匠。许多侗族 工匠代代相因而成工匠世家。岩寨杨似玉家祖祖辈辈都是当地有名的工匠。
1997年香港回归时,自治区人民政府赠给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珍贵礼物“同心 桥”,就是杨似玉和他的父亲杨善仁依据程阳永济桥的结构比例精心制作的。杨 似玉的祖父是程阳桥的主要创建者之一。


柳州论坛,为柳州人提供相关资讯的论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广西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爱广西论坛 ( 桂ICP备17012448号-6 )|Sitemap

GMT+8, 2024-9-27 12:25 , Processed in 0.554164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广西iso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