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历史 发表于 2024-7-27 16:49:12

【北海第一村】南澫


“大抵先有南澫……迨南澫埠散,而北海市始成。”——清•梁鸿勋《北海实录》
先有南澫,后有北海。——民谚
南澫,旧称“古里寨”,位于北海市西面,约建于明永乐年 间(1403年),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面对浩渺的北部湾,背 靠巍峨的冠头岭,拥有丰富的生产和旅游资源,等待开发。南澫人,勤劳淳朴,思想开明,锐意与时俱进,谋求发展。

南澫建成后,张姓和薛姓人先来居住,组成“张屋村”,接 着黄姓人从高州、雷州到来定居,建立“黄屋村”,顺治末年 (1644年)后,陈、李两姓和唐、符、梁、何等姓人继续迁来上 高埠、中间埠、下底埠(三婆庙)三条村,遂使南澫拥有五条村, 总称为“南澫五境”。南澫先民初到时务农,全是靠天吃饭,风 调雨顺时尚可无饥饿之忧,遇着自然灾害侵扰则收成微薄,难 以糊口。

为求生存,一部分人逐渐兼顾、一部分人完全“转业” 浅海捕捞,收入微有增加,境况稍为改善。可是,好景不长, 南澫遭受人祸和天灾的浩劫;清康熙元年(1662年),朝廷实行 海禁和“迀海”(将沿海居住的群众迀往内地),强令海边百姓 内迁10—30华里,南澫被迫搬迁,人去屋空,荒凉调零。南澫 人坚忍不拔,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时刻准备回归故乡。直至康熙八年(1669年)取消“海禁”,南澫人赶快回到原地,重建家园。

进入乾隆年代(1736—1796),由于南澫依山傍水,村前 的海面深渊无礁,堪称天然良港,村后的冠头岭宛如金城汤池 的避风屏障,非常方便船舶往来舟楫去回,停泊安全寄定稳固, 合浦、钦州、遂溪等地的商船云集南澫。开往东南亚的商船多 从南澫海域发舟。1782年,仅江洪“七仔船”就有100多艘在 南澫从事深海捕捞。遂使南澫出现“四多”的景况;人口增多, 从115户800多人,增至150户,1150多人;海产品产量增 多,随之加工场增多:来往人员增多;各行各业的商铺增多。 这时,在南澫经营鱼货生意,有临时买卖的,也有固定交易的, 其中有一种叫“等船”。做“等船”生意的老板与捕捞渔船船主 签订合同,老板先付一定数额的钱给船主,船主捕鱼回来,不 得卖给别人,先要卖给老板,以售鱼的价款抵消先领的钱,鱼 货款多老板补钱,鱼货款少船主还钱,可以逐次结清,也可以 设账登记,长期交易,套用现代术语,这是预付款经营方式。 在服务业中,有旅店、酒楼,还有“番摊馆”(赌场)“鸦片馆” (吸毒)和“卖淫场所”。南澫已成为半农、半渔、半商的“圩镇 型”的村庄。

在此期间,南澫人为纪念屈原于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举行 龙舟竞渡,流传至今。在正常的年景下,每逢端午节,南澫辖 内的各村各埠分别组织队伍,选择“消水”性能好的小艇做龙 舟参加竞赛,同心合力,奋勇夺标。南澫和和附近农村的群众 聚集观看,十分热闹。

然而,“天有不测的风云”,自然环境难免有变迁,其对人 类的营生和社会的发展往往引发负面的结果。同治十二年(1874 年)农历八月初三,台风袭击南澫,船(渔)民纷纷把船泊靠岸 边,台风过后,连忙调转船头准备出海远航。岂料此刻海啸突 发,浪涛滔天,汹涌澎湃,百多船(渔)民猝不及防,船翻人亡, 南澫的经济遭受严重损失。与此同一时期,由于地形变迁,南 汸港的水位由深变浅,再加上船舶的吨位越来越大,船大水浅致使南澫港海上运输量日渐减少,南澫的“半商”地位每况愈 下。面对着如此严峻的现实,南澫人不向灾难低头,更不因环 境的嬗变而听天由命,而是振作起来,采取灵活的对策,开辟 谋生的新路:一部分人陆续迀出北海,致力发家致富,一部分 人留在故乡,从事半渔半农,维持生计。

北海解放后,南澫发生巨大的变化。首先更新体制。民国 初期(1912年前后),由若干条小村合编成大村为“保”,管辖 100户以上;“保”下设“甲”,每“甲”有10—20户。南澫 与流下、大墩海组合为“保”,南澫上高埠、中间埠、下底埠 (三婆庙)、黄屋村等四条自然村分别为“甲”。“保”有保长, “甲”有甲长。解放后取消保甲制度,成立南澫村。

1950年2月开展清匪反霸运动。1952年末或1953年初北 海政府派工作队进村进行土地改革(简称“土改”),减租退押, 分田分地,土地位置在南澫、新堰、流下垌、下村大堰等处, 一家一户独自耕种。1953年开始组织帮工组、互助组,三、五 户以至多户联系起来,在农忙时互相帮助。1953—1954年开始 “渔改”,南澫把浅海渔民组织起来,成立渔业浅海队,后来同 大墩海渔业组织合拼成“南海渔业生产合作社”,南澫村原浅海 队改为生产队。

1955—1956年间,南澫部分互助组加入农丰大 队管辖的“农业生产初级合作社”(简称“初级社”)成为一个 生产队。1957年,南澫农业组织脱离农丰大队领导,独自成立 分社,由黄朝丰任社长。社员做工实行“工分制”,做一天工得 7分,每星期评一次(工分),一个月总评一次(工分),按工分 多少分配粮食。1958年,南澫刮起“浮夸风”,实行“四集 中”,成立大饭堂,全村人都到大饭堂开饭,每星期由大队干部 用板车去北海拉米,一日三餐干饭。可是“坐食山空”,1960 年开始大米供应不求;,要食野菜充饥,致使不少人患水肿病。 生产大减产,但怕批’斗、处分不敢如实反映,只能用蚝花当产 量,弄虚作假欺上骗下。1964年搞“四清”运动。1966年初搞 “割资本主义尾巴”,限制浅海渔民自由,连捕捉到些小鱼虾都要上交。“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南澫人深受其害,生活仍 处于艰难困苦的状态。从1978年开始,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方针的指引下,南澫群众响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号召,农业 上实行包产到户,渔业上安装虾船,发展深海渔业生产。

与此同时,实施多种经营,开工厂,办企业。经过多年努力,而今 出现兴旺发达、蒸蒸日上的景象:全社区250户,708人,其 中居民360人,渔民348人,劳动力678人(含外出务工、经商 111人)。拥有大小渔船35艘(均毡产到户),民营船厂3家和 冷冻厂1家,餐棚饮食店4家。全村人均年收入4500元, 100%人家建有新屋。全村无下岗人员,无“零就业”家庭,就 业和再就业率100%,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参加合作医疗 人数达100%, 100%家庭安装电灯、自来水和电话。还有数百 南澫乡亲分布在南宁、广州、昆明等地和侨居海外(美国、越南 等)。建有民兵、青年、妇女和老龄人组织。南澫社区多次被评 为“文明社区”。

南澫先民初到之地,荒凉贫瘠,就靠一双手,披荆斩棘, 驱波逐浪,开拓求生存谋发展之路。

务农要耕耘,耕耘需田地,南澫先民“就地取材” “水陆 并举”,一面开垦荒地,随开随种些早熟作物,供作食用;一面 采石筑堤,围海造田,一举造出了黄屋村岗、南边垌、东冲岗、 马鞍垌等300多亩耕地。

道光至咸丰年间(1821—1861),前来南澫入户定居和临时 住宿的人增多,需要扩大屋舍住房,南澫先民同样采取“就地 取材”“水陆并举”的办法解决。一面在上高埠、中间埠、下 底埠(三婆庙)筑堤围沙,拓宽地盘,建筑房屋;一面在汫仔(即 三相公处)用木立桩搭棚(俗称“疍家棚”)供水上人家居住,形 成“疍家村”。

南澫开村后,从事渔业捕捞的人不断增加。起初以小艇、 竹排手钓、下纲、塞纲等“原始”的方式方法进行,产量低。

清光绪三年(1876年)南澫人向从外地迁来南澫的“五户 佬”学习采用拉大纲、刺纲捕鱼,革新了南澫以至北海的浅海 捕捞技术。

1951—1952年,南澫渔民织造网具的原料和钓鱼使用的是 麻丝、蚕丝,从1953年开始改为胶丝,产量倍增。同时,南澫 获得贷款安装一对三条桅的大船,扬帆远航,开展深海捕捞。 上世纪60年代中期,南澫率先采用灯光捕鱼,为南澫以至北海 的渔业捕捞生产打开一个新的局面。

1976年后,南澫渔民用银行(信用社)贷款和自筹资金先后 安装虾船18艘,扩大深海渔业生产,并使用卫导、定位仪等先 进科学器具指导生产,促使增产增收。

由此可见,对待生活和生产的启动和发展,南澫人具有自 力更生和追求革新的精神,难能可贵。

南澫人居住的地方系半农、半渔、半商, 经常有工、农、商、学、兵等各界人士来往。南澫人同他们接 触,互换情况,交流经验,有助于扩大视野,开阔胸怀,从而 容易接受新生事物,促使致力追求真、善、美。

20世纪30年代期间,南澫和附近渔农村的儿童只有师从 一位姓顾的老先生学写写字,读读“人之初,性本善”和“天 地玄黄,宇宙洪荒”等旧式塾馆课本,远远跟不上时代的进程。 1927年,南澫人黄元炤时任合浦一中(现北海中学)庶务主任, 对于教育事业,一心两用,一面为合浦一中的发展前景操劳, 一面为家乡的教学近况思虑,决心改变这落后的状态。他为此 回村同乡亲们座谈,指出中国的教育制度,处在新旧交替,从 旧式塾馆过渡到新式学校的脱变阶段。还语重心长地说,没有文化难以办成大事,而要提高全村人的文化水平,必须开办学校。

乡亲们一致认为言之有理,表示赞同。随即推选出蔡邦瑞、 李耀汉、袁成瑜、李瑞标、黄登华等5个有文化的人负责筹备, 发动乡亲父老为办校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有力出力。于是,全村 掀起了建校的热潮,有的送台,有的捐凳,有一位乡亲送来了 一座古老的挂钟,黄元炤捐出了一个他结婚时使用的衣柜…… 校址“就地取材”设在位于本村的武帝庙内,乡亲们争先恐后 地参与清洁整理。经过一番努力,南澫小学成立了。由参加筹 备的5位乡亲组成校董会,黄元炤任名誉校长,聘请本村知识 青年为教师。初时,只设一个年级,接着发展成四个年级,石 步、流下等邻村的儿童也来上学,生源从30多人增至100多 人。1932年,南澫小学校董会呈请合浦县政府(当时北海镇属 合浦县管辖)批准,改为“合浦县第二区第六初级小学”。1933 年,校董会正式聘请北海知识青年任校长和教师。学制称为单 级制,四级学生同在一间教室学习。

教学课程有:语文、算术、 体操、图画等科目,每天授课6节,每节课45分钟。南澫小学 自开办至北海解放止的办学经费,合浦县府不拨款,主要靠由 黄元炤以校董会的名义向合浦县府申请,经批准收回南澫大 潭沙至塔落石一带海滩垦海的转租租金收入维持。在此期间, 南澫的儿童可以免费入学,还发给书、纸、笔、墨等学习用品, 再加上每学期结束时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予以奖励。

学生小 学毕业后,扶持考中学,继续深造,遂使本村出现黄成器、符 忠汉、黄成应等首批中学生,对提高全村的文化水平起了积极 的作用。南澫小学,既是北海第一家乡村小学,又是一家主要 靠自筹资金作经费的乡村小学,开创了北海民众自力办乡村学 校的先河,为北海的教育事业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新中国成立 后,改为“南澫小学”,增至六个年级,政府投资,南澫出地, 兴建教学大楼,充实设备,成为颇具规模的完全小学。2005年 因生源不足被撤销,拼入丰海小学。

1933年左右,南澫至北海的路程经过后塘一上村一下卡一八宝村一独树根等村庄,沿途的道路有直线的,也有弯曲的, 有宽阔的,也有狭窄的,有平坦的,也有崎岖的,但全都是天 然、未开辟过的,道路两边大多野草丛生,荆棘遍布,开车固 然不顺利,人行亦不方便,尤其是下卡有条沟渠叫“蚂蟥沟”, 地处低洼,平时水深不足尺,行人可以涉水而过,遇着下雨天, 周围的雨水汇集到沟里,沟水随即涨至数尺高,人们徒步行过 往往胸部以下都湿透。此时,南澫人往北海买米便出现一个 “奇闻”:担米用缸装。原来,南澫人往北海买米,习惯用一条 担干和两只竹箩肩挑回来,沟水涨竹箩透水会弄湿米,只好用 小水缸装米,再盛在竹箩里挑回来。

黄元炤深知这样一条“原始”的路,不仅给群众带来诸多 的不便,而且妨碍南澫的经济发展。他就此回村向乡亲们建议 开辟一条南澫至北海的公路。乡亲们都赞成,但觉得搞这么大 的工程需要很多人力、物力和财力,不容易筹措。黄元炤主动 提出负责筹款。至于人力,大家商量决定以南澫人参与为主, 动员沿路村民帮助为辅。不久,黄元炤采取镇政府投资和发动 商家捐款的办法筹得了经费,南澫就组织人力动工修路了。修至某村时,根据道路通畅的需要,打算挖掘去一竹丛,当地村 民予以抗拒,双方发生争吵。这时,有一参加修路的南澫人连 忙跑去北海找着黄元炤,告知开路受阻的情况。黄元炤立即放 下手中的事务,骑上马扬鞭赶快到达现场。就在此刻,争吵的 双方各不相让,越争越厉害,差一点就动手动脚打起架来了。

   黄元炤轻声细气耐心地向当地村民作解释,说明开通公路不是 单独对某一村庄有好处,而是沿海两边的以至附近的村庄,直 至北海镇全镇都会得到利益,终于说服了当地村民,同意清除 阻路的竹丛,遂使工程能继续进行。“有志者事竟成”,几经努 力,路终于修成了,“蚂蟥沟”随之铺设了桥,行人来往再不 用涉水了,而“担米用缸装”成为具有历史意义的“奇闻”。

南珠饮誉遐迩,至于其产地,民间流传这么一句俚语: “白龙官办珍珠场,南澫民开珍珠池。”南澫村前的沙滩埋藏着 层层叠叠的珍珠壳,记录了昔日珠业的兴旺。1976年,南澫村 民深挖沙滩1米多,就取出了珍珠壳10多万公斤。

1959年间,某海水养殖单位在南澫养殖珍珠,南澫人予以 扶持。1959年12月27日成功育出海水人工养殖珍珠。这证明 了 :南澫滩涂环境清洁,拥有充足的可供珍珠作饲料的微生物, 十分适宜发展育珠业。

冠头岭,海拔120. 4米,总长3公里,宽约1公里。其地 形地貌两头低,中间高,为南北走向,山巅平坦宽广,西面临 海,是悬崖峭壁,海滩基岩裸露,东面较平缓。整个冠头岭由 主峰望楼岭与风门岭、丫髻岭、天马岭等山峦组成。如在岭上 建筑军事哨所和设施,便是控制北海西面的天然屏障,与涠洲 岛、斜阳岛遥相呼应,称“一岭两岛”,处于北部湾主航线之要 冲,战略地位重要。明洪武二十七年(1395年),巡检郭成驻军 冠头岭,拥有军船2艘,旗兵300人轮流出海巡哨。南澫从此 成为海上和陆地的军事要塞,为兵家必争之地。

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为加强海防,朝廷拨款于冠头 岭建炮台5座(其中,1000斤重炮位1座,700斤重炮位1座, 500斤重炮位3座),炮台高3. 5米,底部直径13米,还配有 门楼、兵房和火药库。如今冠头岭横岭仔保留有炮台遗址。

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农历正月二十八日,中法战争期 间,法国军舰两艘封锁北海港,检查出入港商船。为防法国人 入侵,高州总兵梁正源(北海人)奉调回北海布防,在冠头岭设置炮台,从冠头岭至合浦乾体港沿途筑土垒。总兵李起高(合浦 人)奉命组建团练协助防守。是年二月十九清明节,北海军民于 冠头岭一带扫墓祭祖,缅怀先人,燃烧纸钱,鸣放鞭炮,硝烟 弥漫,响声轰隆,法舰误认为清军实施军事行动,胆战心惊, 慌张失措,乱忙发炮射击了3小时,炮弹均空发,实为北海(清 明)节日“助威”。北海军民安然无恙,无一伤亡。群众异口同 声说:“祖先有灵,吓惊番鬼佬!”
抗日战争时期,日寇战舰常在南澫海面游弋,心怀叵测, 虎视眈眈。

南澫村民和当地驻军同仇敌忾,严阵以待,在冠头 岭上构筑“瞭望哨”,监视海面动静,在本村周围挖战壕,修建 军事工程,在村内的大园角、下底街、石角尾、四坡林等四处 筑有碉堡,相距数百米,形成密集的抗御外侮的阵地。与此同 时,南澫发动青壮年组织起来,维持治安,参与各种抗日、保 家卫国的活动。

可是,由于国弱民贫,政治腐败,在抗日期间,南坊竟出 现两件悲愤的事件:

1937年3月18日(农历二月初六)早上7时左右,日寇战 舰乘虚登陆南澫,烧毁渔船,抢劫财物,强奸妇女,杀害无辜, 无恶不作。南澫不仅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有妹、带姐、 三九婆等三位乡亲惨死在日魔的奢刀下。血海深仇永远不忘, “国弱被欺”的教训务须牢记,进而发愤图强,促使伟大的祖国 以强盛的姿态屹立在地球的东方!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广西桂系军队(广西军)一二九师 有一个营进驻南澫,由一名姓韦的副营长(俗称“韦营副”)带 领,营部设在武帝庙内。是年三月间,营部不见了一支枪。有 人诬告是被南澫村民偷去。“韦营副”竟然偏信,立即指令南 汸保甲长通知全村男女老少于早上集中到武帝庙前听训话,四 周派兵荷枪实弹把守,围困监视。“韦营副”声色俱厉地指出 是黄XX、李XX和一个绰号“番鬼仔”的人偷去,要赶快交 出枪来。他们三人实在没有偷,只能回答说:“不偷。”但“韦 营副”就是粗暴地一口咬定他们偷。

于是,下令士兵行刑,将 他们三人分别捆缚睡在长凳上,灌辣椒水,用香火烧,甚至用 重物压迫身体。受刑者呼天抢地,尿屎失禁,极端痛苦。在旁 者惨不忍睹,低头悲叹。最终,“番鬼仔”因受重刑折磨丧命, 死不瞑目。这是旧社会“有枪就是王”,无法无天,迫害百姓的 缩影。(事后查明这支枪是该营一个伙夫偷去卖给独树村某人, 与南澫村民无关。)

当时,南澫村民黄承应任“保队副”,他利用身穿军衣作掩 护于下午3时逃出围困,连行带走赶到北海找见黄元炤,反映 村中发生的横祸,要求设法解救。黄元炤随即同“韦营副”取 得联系,理直气壮地斥责他的横行霸道。最后逼使他解围放人, 南澫乡亲才得回家。

1949年12月4日北海解放,南澫冠头岭从此以来红旗招 展,军歌嘹亮,有守备部队负担巡逻警戒和防御任务。南澫民 兵密切配合,形成“军民如一人”,保卫海疆安宁。

南澫人重视美化环境,年年、月月为冠头岭造林护林,让 这座峻岭一年四季青翠碧缘,生机勃勃,令人心境舒畅、精神 振奋。南澫人奉公守法,行为端正,积极进取,通过正当的途径 追求功名成就。

其中佼佼者有:

黄茂菊(1864—1938),系南澫绅士和文人,崇尚儒学,以 《朱子治家格言》作为为人、持家、处世的准则。身体力行“自 奉必须俭约”、“居身务期俭朴”、“见穷苦亲邻,须加温卹”。 他一生生有十个子女,要养要教,生活负担颇重。但能按照朱 子的教导,坚持勤俭,日子仍过得平稳。他讲究节俭,固然从 家庭的开支着手,日常生活琐事亦不忘能省便省。他喜欢吸烟。每当要吸烟时,肯定需点火燃烧装在烟具里的烟丝,这免不了 要划火柴引火。为了节约一根火柴,他用一枝香,或用草纸卷 成一条纸媒儿,吩咐孙儿拿着(香或纸媒儿)逐家逐户到附近邻 居探望,看谁家有火种便将(香或纸媒儿)点燃回来,供他吸烟用。

他对自己的花费是这么“小气”,对亲戚朋友乡亲熟人的 “使用”却是那么大方。如有人来访、求借、托办事,无论贫富 贵贱都“一视同仁”,热情接待,有困难,尽力帮助解决。表现 在送礼上,他认为有上、中、下之分,但标准不在于金额多少, 不是谁送的金额最多就是上礼,而是看重情谊,他概括地说: “礼到人不到为下礼,礼到人到为中礼,礼不到人到为上礼。” 他解释:亲友办喜事,自己不登门祝贺,只送礼,那在物质上 是无可非议,但在情谊上未免有不足。人到礼到,可谓“情物 两全”,算得是做够“人情”。人到礼不到,尽管因为经济拮据, 无法拿出钱封礼,仍打破世俗偏见,不怕被讥笑为“寒酸”,抱 着深情厚谊前往祝贺,那应该是“心诚何须礼重”、“仁义值千 金”,难能可贵的作为。这是为穷人设身处地着想,是富有同情 心的表现。
清朝设科举制度,其中有童生试,简称童试,亦称小考、 小试。应考者无论年龄大小,均称童生,或称儒童、文童。通 过童生试合格,可以取得生员(秀才)的资格。

光绪年间,南澫 陈XX、唐XX参加童生试,未被录取。事后,有一位住在合 浦乌泥(又称牛屎港)的落魄文人,潦倒失意,总想惹是生非, 寻求“刺激”。他获知陈、唐两人投考未成就心怀恶念蓄意捣蛋 专程从乌泥乘船来到南澫参加一次宴会,见到陈、唐两人竟以 轻蔑的口吻说:“我出一上联给你俩对下联,对得着,算你俩 还有半点墨水,对不着,你俩就‘屙尿浸鼻去死’算了。”随即 执笔写了一上联:“沩中两鹤空前白。”(这上联含有讽刺打击 的贬义:南澫有两个人胸无文墨,岂能考得上秀才,真是“蛤 蟆想食天鹅肉——痴心妄想”。)黄茂菊当时在场,凝神一看, 此人蛇头鼠眼,非是正派人物。再看上联,知道是针对乡亲的,顷刻文思涌动,挥毫针锋相对:“港里一龟背后乌。”含义是: 牛屎港有一小子的心地像乌龟的背后那样黑,无理取闹。这位 狂妄者侮人不成,反而自受其辱,垂头丧气地走了。

黄茂菊对待穷人热情关怀,遇着歹徒冷嘲热讽,这种爱憎分明的态度受到乡亲们称赞。

黄元炤(1902—1941),字耀之,号耀德,系黄茂菊的第五 子,自幼聪敏,勤奋好学,7岁入学读书,随后一年四季,手 不释卷,通读四书五经,文化功底深厚。20岁投身教育事业, 先任教于北海第三小学,后应越南华侨之邀,接受越南婆湾华 侨公所聘请,任婆湾华侨小学校长。

1926年,黄元炤自海外辞职回乡,在合浦县第一中学(现 北海中学)任校董会委员兼庶务主任。“当时,一中正在建校期 间,他管的是庶务,即学校的各种杂务,既要购置教学设备, 又要科理基建工程,还要关照教工生活,真可谓‘千头万绪’, 但在他悉心筹划和妥善安排下,件件落实,事事稳当。同时, 他经常日夜奔走,四出活动,联系乡亲父老、各界人士捐款赠 物,为建校筹集资金、增加经费作出了很大贡献。”(引自陈锡 辉:《怀念黄元炤先生》)

黄元炤作为教师,爱生如子。他多次慷慨解囊帮助经济困 难的郑伟俊、郭彩富等学生缴交学费。每逢学生参加较大的体 育运动赛事,他都邀请著名的外科医生叶桂初随队医疗保健, 遂使学生免除受伤挨痛之忧,努力拼搏夺魁。一中男子篮球队 远征钦、廉、灵、防以及雷州半岛部分县,大获全胜。黄元炤 随即向北海商家筹款,给全体队员缝制新西装,让他们穿上游 行,意气风发,随队人员敲锣打鼓,燃放鞭炮,显示出对学生 鼓舞激励的深情。黄元炤擅长书法,学生请赐墨宝者众多。

1935—1940年,黄元炤“改教从政”,先后担任北海镇副 镇长、镇长和北海民众抗日自卫大队大队长,继续积极造福桑梓。抗战时期,带领群众查禁日货,配合守军备战,巩固国防, 保家卫国。

黄元炤热爱家乡,为南澫做了许多好事,其中最为显著的 是:出谋策划,发动乡亲同心合力创办北海第一家乡村小 学——南澫小学,开辟北海第一条通向农村的公路——北海至 南澫公路。(详见“办学开路,敢为人先”)《老城史话》(周德叶 著,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赞曰:“至今的‘老北海’和‘老南 沩’还记得黄元炤为家乡所作的贡献。”

南澫武庙(俗称关帝庙),始建于清康熙年间,道光乙已年 (1846年)移于南澫东边,同治己已年(1869年)改为今址,1966 年文革期间被破坏,1989年春修复,2004北海市人民政府定为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北海市文物管理所委托广西文 物考古研究所制订维修方案,经北海市文化局审核批准,于 2006年9月29日(农历八月初二)至2007年2月9日(农历十二 月二十日)维修竣工,庙貌焕然一新。

庙系三进四合院格局,庙 设三座宫:琼花宫,供奉华光菩萨;清惠宫,供奉三婆(妈祖); 协天宫,供奉蜀汉大将、汉寿亭侯关云长(关帝、关公、关羽)的 镀金塑像,关平托捧兵书,周仓手持青龙偃月刀侍立两旁。庙前 楹联:“浩气存天地;英风冠古今。”和谐天宫楹联:“赤面秉 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驱时毋忘赤帝;青灯观青史持青龙偃月隐微处 不愧青天。”概括关帝的风姿贤仪、优良品质和崇高风范。

南澫三婆庙、大王庙、观音阁相连在南澫海角,三婆庙供 奉三婆(妈祖)、大王庙供奉“水口大王”申公豹,观音阁供奉观世音菩萨,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南澫王龙岩,又名廉阳古洞(系明朝洪武年间,巡检郭成主 持建造),利用冠头岭下的岩洞依地就势而建,天然既成,巧夺 天工。据传岩内有一泉眼,日夜不停滴水,庙祝用盆接盛,可 供一天饮用,还能以盆内水线的高低来推测时间,与古代的滴 漏计时器不谋而合。

岩内曾饲养一蛇一龟,引发出许多“版本” 不同的亦幻亦真的神话传说。文革被毁,有待修复。据传,清朝咸丰六年(1856年),有一位姓林的人自福建来 到南澫,参观过冠头岭和庙宇后,打算搭船到斜阳岛去,但遇 上刮大风,去不成。

他顿下悲感,写下12个“怪字”:

这些字有的缺笔少画,有的排列颠倒,有的造型奇异,究 竟是什么意思呢?原来这是一首从字的形状引出的诗:

圆形的“日”,抬髙的“山”,长“口”的“路”组成——圆日山高路口长。横排的“云”,细小的“雨”,倒立的“阳”合为——横云 细雨倒照阳。扁平的“舟”,横置的“渡”,缺“口”的“过”拼凑——扁舟横渡无口过。边卷的“风”,残败的“花”,半“日”的“香”则是——风卷残花半日香。
首句描绘南澫环境壮丽:晴空万里,艳阳高照,冠头岭 (山)高崇,道路绵长。

次句横云困卮,舒卷不自如,形容处境艰难,而“雨”与 “阳”同时存在的“反常天气现象”是一首情调悲观的民谣“出日头,落鬼雨,打烂沙煲无米煮”的相同比喻。

三句的舟是扁长的,却要打横行驶,肯定滋生诸多险阻, 找不到适宜的水路口顺利通过,也即是“无口过”。这个“口” 是“好”的谐音,表示日子非常难过。

最后一句,残败的花竟遭狂风摧毁,生存的时间不足一日 了,暗示对前途心灰意冷。

这位林先生写了这首诗后即离开南澫,没有详细解释诗意。 以上所作的分析,只是“猜想”,未必准确。谨供诸君夏曰乘 凉、冬天烤火时作为聊天资料,说说笑笑好了。

南澫武帝庙内,关帝镀金塑像的旁边,站立着托捧兵书的 关平。关平系关帝的儿子,于农历五月十三日出生。南澫先辈 为纪念关平,把这一天定为“诞期”,搭戏台请戏班唱大戏(粤 剧),世代相传。

同治——光绪年间(大约120年前),有一年将近关平诞期 时,南澫人按照祖辈留下的惯例准备唱大戏。这时,南澫已具 商埠的“雏形”,经济比较发达,村民也比较富裕,说要唱戏贺 关平诞,纷纷慷慨解囊捐钱赠款,不消多久便筹足了演出的经 费。

可是,当讨论邀请什么戏班来演出时就发生分歧,形成两派,一派主张请“德得声”,说这戏班演技出众,一派则坚持请 “瑞麟义”,称这戏班戏服漂亮,各执己见,争论不休。这时, 有一位颇具幽默感的长者开玩笑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 理,公说不服婆,婆说不服公,两个都说不来,那就请两个班 一起来演啦。”他说这话的本意是想缓和一下气氛,岂料双方都 赞成请两个班来同在一起演出,比个高低,决一雌雄。

不久,武帝庙前搭起两座戏台,“德得声”和“瑞麟义” 各登一台同时演出同一本戏,一连演了五晚。南坊和周围乡村 的群众扶老携幼前来观看,越看越瘾越感兴趣,但总是分不清 谁强谁弱,评不出谁胜谁负。

因为,各具特色,各有千秋:

“德得声”的确演艺精湛,唱功美妙,尤其是班主大牛德 的儿子演武生,翻腾滚动快速灵活,十分精彩。

“瑞麟义”近期从省(广州)港(香港)选购了一批戏服,款 色新颖,色泽艳丽。

“三分人七分妆”,文武生、正花旦等主要 演员每出一次场便换一套醒目的戏服,很有“睇头”(很好看的 意思)。

南澫武帝庙前唱对台戏广为流传,至今越百年人们还津津乐道。

戒烟歌
清末民初,鸦片(阿片、雅片、烟土、大烟、阿芙蓉)大量流 入北海,毒害民众。南澫有识之士用地方方言(白话)谱歌劝诫。 睡落烟床,啖啖入腹,其味至苦,其性甚毒。出在何处?原料罂粟,英帝制造,强输我族。富者吸食,手脚抽缩,穷人入局,像狗卷曲。未食之前,衣食丰足,父母兄弟,家庭和睦。食瘾之后,六亲反目,家无粮食,骗米偷谷。面无点血,身无两肉,众人嫌弃,遭受侮辱。吸毒百害,无一是功,贻害后代,扰乱治安。   歌劝“烟佬”,戒毒要速,悬崖勒马,回头是福。

“花炮抵死”

从前,南澫有个好食懒做的人叫“花炮”,他吹烟(鸦片)又 赌钱。他老婆生小孩,给些钱他去北海买食物“坐月”食用。 他拿到钱就去赌去吸食鸦片,分文花光输光。他回到上村坡时 思前想后,感到老婆坐月要挨饥抵饿,无面回家见她,长叹一 声:“花炮抵死。”打算自尽。此时,被一位同乡发现,问明原 因,劝他不要轻生,而要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他随之醒悟, 回家向老婆认错,从此走上人生正路。

   “抵死”意含咎由自取,罪有应得。“花炮”早已辞世。

他留下的“花炮抵死”已成为一句俚语,警示人们为人处世要 注意后果,不要轻举妄动,以免“一失足成千古恨”。

南澫,青山秀丽,绿水洁净,环境幽雅,气候温和,夏无 酷暑,冬无严寒,全年平均气温23°C,堪称优质的旅游资源; 南澫滩涂东起大墩海,西至中间埠,南自大纲地,北临盐田脚 围堰,纵横一两公里,平坦无礁,水质肥沃,十分适宜海水养 殖。南澫人热诚欢迎中外各界人士前来观光考察,进而投资合 作共同开发,必然能取得可喜的成就。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海第一村】南澫